[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4922.6 | 申请日: | 200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502;H01R13/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usb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USB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防误插的USB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电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个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至少一个铁壳将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其内及成型于铁壳外的绝缘外模,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一个与配接连接器对接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部分突出于舌板平面与配接连接器电性连接。
在日常使用中,很难区别USB电连接器的正反面,造成用户需要经过反复尝试,才能将USB电连接器正确的插入,而期间可能会有多次错误的插入操作,在大多数领域,USB电连接器是一种插拔频率非常高的产品,如果在错误操作中,用力过大可能会损坏USB电连接器的舌板及舌板上的导电端子,甚至损坏配接连接器的使用。
另,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及消费者对产品便携性要求的提高,在电气性能提高的同时,电子设备外接连接器产品小巧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如迷你USB电连接器等;如此,USB连接器的舌板及导电端子的尺寸必然会相应缩小,舌板及导电端子的强度相应地会降低,在误插的情况下,更易造成舌板的损坏,减少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趋势下,如何防止USB电连接器的误插,显得日益重要。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USB电连接器进行改进来克服所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电连接器,其设有可与配接连接器配合的防误插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及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外的绝缘外模,其中所述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上的绝缘外模设置有至少一个开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通过设置于绝缘外模上的开槽,可有效防止与配接连接器的误插以保护电连接器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反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USB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USB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连接部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0、安装于绝缘本体20内的导电端子(未图示)、包覆固持绝缘本体20的金属壳体3及成型于金属壳体3外的绝缘外模50。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与配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舌部22、用于与外接线缆(未图示)连接的尾部24及连接舌部22与尾部24的台阶部23,所述台阶部23向上凸出将舌部22及尾部24分隔开。绝缘本体20在舌部22凹设形成有若干端子收容槽220,该等端子收容槽220贯穿台阶部23直至尾部24,所述导电端子在尾部24与外接线缆相焊接。在绝缘本体20的背面21对应尾部24及台阶部23处凹陷形成有收容槽210。
所述金属壳体3包括第一壳体30及与第一壳体30配合收容绝缘本体20的第二壳体40,第一壳体30包括插接部31及自插接部31向后延伸形成的延伸部32,所述延伸部32顶部是开放的,所述插接部31为上下封闭的矩形结构,由此形成顶盖311,所述顶盖311后端靠近延伸部32处设有开口310,该开口310与延伸部32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壳体40安装于第一壳体30延伸部32上,且其包括一遮盖面41及自遮盖面41后端延伸形成的用于夹持线缆的线束夹42,遮盖面41中部与第一壳体30的缺口310同一水平面上向下凹陷形成凹陷槽410,该凹陷槽410收容于绝缘本体20的收容槽210后部,且绝缘本体20的收容槽210前部向前可延伸至顶盖311下,在顶盖311与绝缘本体20收容槽210之间形成一与缺口310连通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