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除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4876.X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陶功明;赵云;王彦中;文本超;符晓群;李光跃;刘自彩;刘高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4 | 分类号: | B21B4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67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制线氧化铁皮去除装置,尤其是一种钢轨除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钢轨除鳞装置包括在钢轨轧制线的下侧及左右两侧设置的三组除鳞喷嘴,对应于钢轨底侧轨腰的下部除鳞喷嘴组位置固定在孔型中心线上,对应于轨底和轨头的轨底除鳞喷嘴组、轨头除鳞喷嘴组安装在孔型两侧的对中装置上,随对中装置的移动而移动,钢轨进入轧机时,对中装置靠紧钢轨,达到钢轨轧制过程中除鳞的目的,其除鳞区覆盖了钢轨的底侧轨腰、轨底和轨头。
重轨轧制生产线沿用现有的除鳞装置。但实际重轨生产过程中,因轧疤产生的废品量达5~7%左右,某轨梁厂年轧疤废品量达到5500多吨,导致在线检查无法满足刚性生产的要求,即热轧能力远大于检查能力。据统计分析,对缺陷的反复检查确认所消耗的时间中,检查确认轧疤缺陷用时占87%,限制检查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对轧疤进行反复的检查和修磨。对轧疤的统计表明,89.3%的轧疤缺陷出现在轧制线上钢轨的上侧轨腰。尽管在万能轧机机组的前面均设有高压风除鳞装置,但最容易产生轧疤的上侧轨腰却没有设置相应的除鳞喷嘴,导致轧疤数量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除鳞装置对上侧轨腰除鳞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钢轨表面全面除鳞的钢轨除鳞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轨除鳞装置,包括分别对应于轧制线上钢轨的底侧轨腰、轨底和轨头的下部除鳞喷嘴组、轨底除鳞喷嘴组和轨头除鳞喷嘴组,在对应于上侧轨腰的位置设置有上部除鳞喷嘴组。
所述上部除鳞喷嘴组设置在上部挡板上,所述上部挡板连接在轧制线的对中装置上。
所述上部挡板连接在靠近轨底的对中装置上。
所述各除鳞喷嘴组位于与钢轨纵向垂直的同一平面上。
所述上部除鳞喷嘴组由两个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除鳞喷嘴组成。
所述各除鳞喷嘴组与同一压缩气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原来的左右下三面除鳞变为了左右上下四面除鳞,消除了钢轨机前除鳞死角,极大地减少了后续轧疤缺陷的产生,提高了钢轨表面质量,100米定尺钢轨一次合格率可由76%左右提高到88%左右,班产效率相应得到提高,年创效益预计可达千万元以上,尤其适合于重轨轧制除鳞,也适合于其它型钢的轧制除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除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钢轨,11-底侧轨腰,12-轨底,13-轨头,14-上侧轨腰,21-下部除鳞喷嘴组,22-轨底除鳞喷嘴组,23-轨头除鳞喷嘴组,24-上部除鳞喷嘴组,3-对中装置,4-上部挡板,5-除鳞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轨除鳞装置,包括分别对应于轧制线上钢轨1的底侧轨腰11、轨底12、轨头13和上侧轨腰14的下部除鳞喷嘴组21、轨底除鳞喷嘴组22、轨头除鳞喷嘴组23和上部除鳞喷嘴组24。由此,除鳞装置对应并覆盖了钢轨1的各部分表面,消除了除鳞盲区,尤其改善了上侧轨腰14上的氧化铁皮粘附、残留现象,极大地减少了后续轧疤缺陷的产生,提高了钢轨表面质量。
一般情况下,除鳞喷嘴组由两个以上的除鳞喷嘴5组成,钢轨1进入轧机时,对中装置靠紧钢轨1,达到钢轨1轧制过程中除鳞的目的,其原理是合理的,因此增加的除鳞喷嘴组也最好固定在对中装置上随动。考虑到固定和调整方便,所述上部除鳞喷嘴组24可设置在上部挡板4上,所述上部挡板4连接在轧制线的对中装置上。
考虑到钢轨1尾部的热轧弯曲变形的规律,钢轨1轧制进钢时轨底12朝轨头13弯,所述上部挡板4宜固定在靠近轨底12一侧的对中装置3上,轧制时就可使该侧开口度小于另一侧开口度,达到既消除除鳞盲区又不刮伤钢轨1的目的。
所述各除鳞喷嘴组可设置为位于同一平面上,上部除鳞喷嘴组24与下部除鳞喷嘴组21相对,所述平面宜与钢轨1纵向垂直,保证吹扫效果。
经试验,所述上部除鳞喷嘴组24最好是选用两个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除鳞喷嘴5,两个除鳞喷嘴5到孔型中心线的距离相同,以减少同组除鳞喷嘴5相互之间的干涉,吹扫除鳞效果有保证。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万能轧机机组前气除鳞装置的改造,因此所述各除鳞喷嘴组可与同一压缩气源连接,气源压力一般保持在8~10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连铸机分离冷床
- 下一篇:超声波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