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加热机构和能见度测试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4718.4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虹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84 | 分类号: | H05B3/84;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加热 机构 能见度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加热机构和能见度测试仪。
背景技术
光学仪器如能见度测试仪在使用过程中常因环境温度骤变,导致水、汽在镜头表面结成雾和霜,影响测试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的镜头加热机构和一种保证测试精度的能见度测试仪。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镜头加热机构,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通过导热元件与镜头接触传热。
为了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发热元件通过线路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能见度测试仪,包括光学天线镜头,所述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有上述的镜头加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加热机构对镜头进行加热可使镜头表面的水、汽快速蒸发,从而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在能见度测试仪的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上述的加热机构,用于防止水、汽在光学天线镜上结成雾和霜,消除光学天线镜头因结雾和霜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从而保证能见度测试仪的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镜头加热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为:导热元件1、发热元件2、镜头3、导热片4、线路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镜头加热机构,包括发热元件2和导热元件1,所述发热元件2通过导热元件1与镜头3接触传热。通过发热元件2产生热量并经导热元件1均匀传递至镜头3使镜头3的温度升高,从而使镜头表面的水、汽快速蒸发,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所述导热元件1可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如紫铜、铝等制作而成,保证传热效果。
如图1、图2所示,为了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保证镜头3恒温,所述发热元件2通过线路5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发热元件2发热量的调整来控制加热温度。比如,发热元件2采用半导体器件或大功率电阻,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来调整半导体器件或大功率电阻中的电流大小,就能够达到调整加热温度的效果。温度控制系统可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或PLC来自动控制加热温度,具体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便于传热,所述导热元件1采用导热片4,所述导热片4附着在镜头3的端面上。为了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镜头3,所述导热片4的形状大小与镜头3端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如图1、图2所示,为保证发热元件2的发热量,使镜头3的加热更为均匀,至少两个发热元件2间隔设置在镜头3的周边。图1中三个发热元件2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具有理想的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能见度测试仪,包括光学天线镜头,所述光学天线镜头处设置有上述的镜头加热机构。在能见度测试仪的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上述的加热机构,用于防止水、汽在光学天线镜上结成雾和霜,消除光学天线镜头因结雾和霜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从而保证能见度测试仪的测试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虹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虹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