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乌龟受精卵的人工控温孵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4352.0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7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储张杰;郭宝英;王志铮;吕敢堂;钟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乌龟 受精卵 人工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龟受精卵的人工控温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乌龟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是一种半水生性爬行动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性,所以在养殖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其育苗主要通过自然繁殖,常见的孵化设备有以下几种:一是室外孵化池,二是室外孵化槽,三是室内孵化池,四是其它孵化设备,如地沟孵化池、木制孵化箱、玻璃钢孵化器等。这些设备都是利用天然的温度,加上人工洒水的方式进行孵化,虽然能孵化龟卵,但由于昼夜温差大,出苗率低,畸形率较高,孵化效果不理想。龟卵的孵化易受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和蛇、鼠及蚂蚁等天敌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长,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较低。并且幼龟出苗时间非常不一致,有的45天孵出,有的到80天才从受精卵中破膜出来,孵化管理也非常不方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57226.3提供一种黄鳝受精卵的人工孵化装置的改进,它包括按水位差设计的贮水器和孵化器组成,其中贮水器位于所述孵化器最高水位的上方,其间通过进水管连通,进水管的中间装有进水阀,所述的贮水器内安装有电加热器利控温仪,所述的孵化器为一圆桶形容器,其上部为开放式,其下部基本为圆锥形,孵化器内等距安装有若干筛式孵化筐,该筐开有若干小孔,其作用是便于水体交换,在所述的孵化器液面处装有左右两个溢水口。但该专利不适于乌龟受精卵的孵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满足乌龟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恒定温水控制孵化器温度、让受精卵可在设定的适温条件下发育的人工控温孵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乌龟受精卵的人工控温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控温水箱,所述的控温水箱内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控温仪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孵化器位于控温水箱的上部且与控温水箱之间设有隔板,孵化器内设有细沙层,细沙层上设有海绵层,孵化器底部设有排水孔;控温水箱的上部靠近孵化器底部设有进水阀,控温水箱底部设有排水阀。孵化器位于控温水箱的上部,控温水箱可通过温度传导作用实现对细沙层的控温。
作为优选,所述的细沙层的厚度为10cm-20cm。此厚度的细沙层最利于乌龟受精卵的人工控温孵化,有利于幼龟出壳后爬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海绵层的厚度为2-5cm。海绵层的作用是保持孵化沙层的湿度。
作为优选,孵化器顶部设有盖子。作为优选,所述的盖子为玻璃制成,可以方便观察乌龟的孵化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温水箱下部设有基座,基座可用于固定本装置。
本实用新型乌龟受精卵的人工控温孵化装置创造了非常适合乌龟受精卵发育的环境,出苗率高,幼龟出壳集中,单位成本显著降低,适合乌龟的规模化繁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盖子,2孵化器,3控温水箱,4基座,5排水孔,6排水阀,7进水阀,8沙层,9海绵层,10加热器,11控温仪,12隔板,13受精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乌龟受精卵的人工控温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2和控温水箱3,控温水箱3下部焊接有基座4。控温水箱3内安装有加热器10,加热器10与控温仪11相连接,孵化器2位于控温水箱3的上部且与控温水箱3之间设有隔板12,孵化器顶部设有玻璃制成的盖子1。孵化器2内设有细沙层8,细沙层8的厚度为15cm。细沙层8上铺有湿润的海绵层9,海绵层9的厚度为3cm。孵化器2底部设有排水孔5,排水孔5可以与阀门连接。排水孔5可根据情况设置多个,以利于细沙层8水分排出。控温水箱3的上部靠近孵化器底部设有进水阀7,控温水箱3底部设有排水阀6。
在本实用新型中,孵化器和控温水箱采用白铁皮或不锈钢材料制作,隔板12是由铁皮制作而成,孵化器和水箱都为同样大小的长方体,都为长200cm,宽100cm,高30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采卵:乌龟喜欢在草丛、树根下聚集,并掘土成穴产卵,故可根据穴位土质的松软或留下的足迹爪痕等找到乌龟的产卵穴,不要随意翻动或搬运卵粒,待产出后30~48小时,其胚胎已固定,动物极(白色)和植物极(黄色)分界明显,动物极一端出现圆形小白点,此时方可采卵。每一天产的卵用不同颜色的竹片做好标志,以便采卵时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