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线圈反段绕制用工艺托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4016.6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东;张冬梅;韩昊林;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线圈 反段绕制 用工 艺托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式线圈反段绕制用工艺托板。
背景技术
目前,连续式线圈绕制时,只能采用U型工艺托板实现反段线段的绕制。这种绕制缺陷是:上板是与下板焊接在一起,通过焊线和立柱焊接在一起,不能拆分开,这种U型工艺托板在绕制临时反段时,容易卡手臂;因为U型工艺托板中U型开口约80度,绕制临时反段时不方便导线绕制,严重制约线圈绕制速度,而且导线经常掉落,导线绝缘容易破损。因有上部托板干扰,不容易及时发现导线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为了提高线圈绕制速度,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续式线圈反段绕制用工艺托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插托板和下托板,所述的上插托板包括上板和上立板,所述的上板一端部接有上立板;所述的下托板包括滚动轮、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的下板一端部接有两个立板,其中第一立板中部带有槽口,上插托板的上板和上立板之间连有一个加强筋,上插托板通过加强筋卡在第一立板的槽口中。
所述的加强筋,呈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一边与上插托板的上板相连接,直角边的另一边与上插托板的上立板连接。下托板的一端部接有两个立板,分别是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两个立板平行放置,两个立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隙,空隙的大小与上插托板的上立板相匹配。其中第一立板靠近下托板的滚动轮,第一立板中部带有槽口。上插托板的上板和上立板之间连有一个加强筋,加强筋与上板的连接线同加强筋与上立板的连接线之间成直角,加强筋的斜面可以是直线或者曲线。加强筋的厚度与第一立板的槽口大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将临时反段工艺托板制作成组装形式。即在绕制临时反段时,将上插托板去掉,绕制完临时反段,再将上插托板插入实现翻导线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大大提高了线圈绕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及时发现导线缺陷,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上插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下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板,2、上立板,3、加强筋,4、滚动轮,5、下板,6、第一立板,7、第二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插托板结构示意图,上插托板包括上板1,上立板2,加强筋3,其中上板1的一端部接有上立板2,上板1和上立板2之间连有加强筋3。加强筋3与上板1的连接线同加强筋与上立板2的连接线之间成直角。加强筋3的厚度与第一立板6的槽口大小相匹配。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托板结构示意图,下托板包括滚动轮4,下板5,第一立板6,第二立板7,下板5的一端部接有两个立板——第一立板6,第二立板7,其中第一立板6的中部带有槽口。两个立板平行放置,两个立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隙,空隙的大小与上插托板的上立板大小相匹配。其中第一立板6靠近下托板的滚动轮4,第一立板6中部带有槽口。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加强筋3,呈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一边与上插托板的上板1相连接,直角边的另一边与上插托板的上立板2连接。在绕制临时反段时,将上插托板去掉,绕制完临时反段,再将上插托板插入下托板,实现翻导线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