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垂直管道的保温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3828.9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蓉;郝群岩;冯钢;苑奇;胡毅;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16L59/12 | 分类号: | F16L59/12;F16L59/14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00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垂直 管道 保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垂直管道的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垂直管道保温结构包括(如图3所示):包括管道本体、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11包裹在所述管道本体外壁,在管道本体外壁固定有抱箍8,抱箍8上焊接支腿9,支腿9上焊接环箍10,保温材料被固定在抱箍8和环箍10之间,保温层11外侧安装金属保护层并将金属保护层固定在环箍10上,这种结构有以下不足之处:
1、施工不便,因为在该结构中抱箍、支腿、环箍为一体结构,将3者安装到管道本体上后在包裹保温材料,在抱箍与环箍之间就需要将保温材料塞进去,费时费力。同时为了整个外表面的美观,环箍的锁紧端设置在环箍内圈,这样当塞入好保温材料后就不便于拧紧操作。同时由于金属保护层在固定时已经完全覆盖住了环箍,要找准环箍的具体位置并将金属保护层通过螺钉固定不易。
2、在上述结构中,保温层完全靠抱箍与环箍及金属保护层之间的夹持力稳固,在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保温层下移,影响局部的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防止保温层下移的垂直管道保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垂直管道的保温结构,包括管道本体、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裹在所述管道本体外壁,所述管道本体外壁设置有绝热环垫,该绝热环垫通过抱箍沿所述管道本体轴线方向两两间隔的固定在所述管道本体外壁,所述抱箍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承重板,该保温层承重板一端固定在抱箍上,另一端连接有吊架,其中该吊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温层外表面所包裹的金属保护层上。
采用上述结构,保温层采取分段铺设,其中吊架一端伸出到保温层以外,铺设中将保温层先包裹完成后将金属保护层固定在吊架上即可,该结构容易找到固定点,尤其重要的是在本结构中减少了背景技术中的环箍及支腿,保温层承重板有效起到了在垂直方向上支撑保温层的作用,还有效起到了通过吊架固定金属保护层。
沿所述抱箍一周固定有4个该保温层承重板,该4个该保温层承重板分布在所述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圆周相互垂直的直径延长线上。
所述每一保温层承重板均连接有吊架。
所述保温层承重板横截面为“Z”形。
所述吊架与所述保温层承重板之间通过铆钉固定,所述吊架与金属保护层之间通过自攻螺钉固定。
所述金属保护层为铝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防止保温层下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用于垂直管道的保温结构,包括管道本体1、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包裹在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设置有绝热环垫3,该绝热环垫3通过抱箍4沿所述管道本体1轴线方向两两间隔的固定在所述管道本体1外壁,所述抱箍4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承重板5,该保温层承重板5一端固定在抱箍4上,另一端连接有吊架6,其中该吊架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温层2外表面所包裹的金属保护层7上。
沿所述抱箍4一周固定有4个该保温层承重板5,该4个该保温层承重板5分布在所述管道本体1的横截面圆周相互垂直的直径延长线上。所述每一保温层承重板5均连接有吊架6
所述保温层承重板5横截面为“Z”形。
所述吊架6与所述保温层承重板5之间通过铆钉6a固定,所述吊架6与金属保护层7之间通过自攻螺钉6b固定。
所述金属保护层7为铝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