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力螺旋拉紧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3606.7 | 申请日: | 200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俞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双利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 地址: | 3112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螺旋 拉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紧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强力螺旋拉紧器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螺旋拉紧器广泛用于船舶制造中钢板焊接时收紧作用,让钢板到位,是钢板焊接达到理想效果。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拉紧器(授权公告号:CN 201082765Y),其包括一个本体,本体上设有可转动的卷轴及与卷轴相连接的手柄,手柄与卷轴之间设有能使卷轴单向转动的收紧机构,卷轴上连接有卷带,卷带的外端设有挂钩一,本体上还连接有挂钩二,挂钩一包括环扣和钩体,环扣与钩体之间设有使钩体能相对于环扣转动的连接机构,且环扣与上述的卷带外端相连接,挂钩二包括环扣和钩体,本体与挂钩二之间设有连杆,连杆一端与本体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环扣相连接,环扣与钩体之间设有使钩体能相对于环扣转动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为一端与环扣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另一端具有圆孔,钩体内端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凸头,凸头位于圆孔内且圆孔端口处尺寸小于凸头尺寸;连接机构或为一端与环扣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另一端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凸头,钩体内端具有圆孔,凸头位于圆孔内且圆孔端口处尺寸小于凸头尺寸;连接机构又可以为为至少两个呈环状的扣环,且各个扣环依次连接在一起,环扣连接在最端部的一个扣环上,钩体连接在另一个最端部的扣环上;环扣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挡肩,连杆外端具有呈圆形的凹腔,挡肩位于凹腔内且凹腔端口处尺寸小于挡肩尺寸,环扣呈三角状,收紧机构为固连在卷轴上的棘轮和连接在手柄上的棘爪,棘爪与手柄之间设有弹簧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棘爪嵌于棘轮的齿牙上。但这种拉紧器不能有效控制使用者的行程量,只有以警戒线为提示操作者,极易使产品在使用中失效,当实际使用中要求大吨位操作,目前市场最大拉紧力为20T,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本体采用普通KTH370-12材料,难以保证本体连接处抗位强度不足,引起产品失效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力螺旋拉紧器,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拉紧器不能有效控制使用者的行程量,只有以警戒线为提示操作者,极易使产品在使用中失效,当实际使用中要求大吨位操作时,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强力螺旋拉紧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横孔处设有摇手,摇手上设有推杆,推杆连接有棘爪,横孔内穿接有锥齿轴,锥齿轴上连接有可与棘爪咬合的棘轮,锥齿轴内端啮合有锥齿轮;本体内设有丝杆,丝杆螺纹连接在锥齿轮的端面上,丝杆内端套接在导向连接杆的内部,外端连接有挂臂,挂臂上穿接有销轴;丝杆内端的端部通过卡簧连接有挡圈,导向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挂钩。本实用新型的最大行程为200MM,最大拉紧力可以增加到32T。本体可以由本体A、本体B分开制成,其可以采用高度40GR精密铸造件,不仅有效解决了普通铸造件的抗位强度不足引起本体在使用中的断裂问题,而且使外观光洁轮廓分明。挡圈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使用中丝杆与锥齿轮脱落。推杆起到了离合器的作用,不工作时,推杆上的棘爪与棘轮脱开,摇手转动后无法带动锥齿轴转动,只能空转。工作时,向下推动推杆,推杆的棘爪与棘轮的齿咬合,这时转动摇手即可带动锥齿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上开有多个凹孔,摇手内连接有弹簧,弹簧连接有可嵌入凹孔内的钢球。推杆上可以有两档棘爪,凹孔数量可以是相应的两个,便于锥齿轴的正转以及反转,使得拉紧器正常缩放。
作为优选,所述的锥齿轮与本体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方便锥齿轮的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本体的横孔处连接有防尘盖,棘轮置于防尘盖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主轴丝杆后端增加了挡圈、卡簧结构,防止使用中丝杆与锥齿轮脱落分离引起的产品失效问题,增加了最大行程以及拉紧力,满足了工程实际需求,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本体1、摇手2、推杆3、防尘盖4、锥齿轴5、棘轮6、锥齿轮7、丝杆8、导向连接杆9、挂臂10、销轴11、卡簧12、挡圈13、挂钩14、弹簧15、钢球16、推力球轴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双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双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抗堵塞滴灌带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