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贴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3294.X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建勇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32B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51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辐射贴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手机、电脑、微波炉等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由于其产生的微波辐射会损伤人的大脑、眼睛等部位,产生头痛、头晕、精神紧张、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长期使用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由此防辐射问题引起国内外部分人士的高度重视。
中国专利“手机防辐射装置”ZL200720195328.9公开了一种防辐射装置,该手机防辐射装置包括手机、弹簧,弹簧释放按钮,天线拉杆,听筒,话筒,其特征在手机的左侧设置有天线拉杆,天线拉杆的下端设置有弹簧,手机的左侧面设置有弹簧释放按钮,手机的右上端设置有话筒,天线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听筒。它是通过接听电话时天线拉杆弹出,听筒放到耳朵附近,手机下移离开头颅来解决手机对头颅的辐射。虽然该装置可部分防止手机辐射对大脑的损伤,但防辐射效果差,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使用时极不方便,而且无法对大脑实施可靠防护,且还存在对人体其它部位的伤害,为此不利于推广应用。
中国专利“手机防辐射贴片”ZL03270778.9公开了一种手机防辐射贴片,它包括防辐射层,在该防辐射层上面置有薄膜层,在防辐射层下面粘贴层,在粘贴层下面置有附着层。使用时把附着层揭掉,露出粘贴层后将其贴在手机背面。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低,但手机使用时发射的有害电磁波不是全部被防辐射层屏蔽掉,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辐射结构复杂、成本高及不能对人体实施全方面安全有效的保护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大方,成本低廉,并根据个人喜好可将其随意粘贴于存在辐射危害的手机、电脑、微波炉等产品上,不仅提高产品的装饰效果,还能全面防护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而且还能够自发产生远红外线,改善微循环预防疾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贴片,包括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的背面设有凹槽,在凹槽内填充有防辐射电磁波原子粒,所述的基体的背面设有反光涂层。
通过将嵌入基体背面的凹槽,即可固定防辐射电磁波原子粒,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基体背面的反光涂层在美化防辐射贴片装饰效果的同时,又可保护基体受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基体是呈心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透明体。透明材料兼各种形状的立体图案使防辐射贴片富于变幻,同时美化了防辐射贴片的装饰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基体的背面为平面,正面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设为球面、多棱体形状。基体的背面设为平面,便于基体与手机、电脑、微波炉等表面的固定,球面和多棱体增加了防辐射贴片的反光面,强化了防辐射贴片的视觉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凹槽在基体正面显示为字母、数字、人物、动物图案。各种图案通过秀明基体展示,方法简单,在美化其装饰效果的同时,通过改变凹槽的形状即可更新产品,节约了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防辐射电磁波原子粒填平凹槽,并与基体融为一体。此种设计防辐射电磁波原子粒与基体的固定方式简单,成本低,同时也增加基体与手机、电脑、微波炉等表面的连接面积,可确保二者的稳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在所述的反光涂层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粘帖层和保护膜。通过设置粘帖层和保护膜,使防辐射贴片的连接固定方式更加简单方便,成本低,利于其推广应用。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款式多,成本低,从而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贴片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贴片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贴片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4: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建勇,未经叶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层空心静脉留置针
- 下一篇:增益可调放大器与函数变换器及其非线性校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