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3254.5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治霖 |
主分类号: | B60S1/66 | 分类号: | B60S1/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车轮 扬尘 污物 收集 装置 | ||
1.一种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粉尘收集器,在收集器的其它侧面及顶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带挡尘网的出风口,所述收集器具有可开启的底盖;其特征是:在收集器的开口处的上边和下边分别安装有弧面导流板(4)和弧面挡板(5),它们使刚进入的气流形成环绕而使收集器的入口处构成第一次环绕室(A);在所述第一环绕室之后的空间内倾斜安装有另一对曲面板,它们之间的空间构成气流的第二环绕过滤室(B),其中,靠收集器入口近的曲面板(13)的凹弧面背对入口,使气流通道向上、下、左或右一侧改变,另一曲面板为均布有网孔带或/和半球凹面状气体涡流结构的曲面板(12),其凹弧面对应前述改变后的气流通道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环绕过虑室(B)后的空间内倾斜安装有气流分流板(20),所述气流分流板上均布有网孔和圆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粉尘收集器口部较小,收集器的腔体向后部逐渐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弧面导流板(4)的凹弧面向收集器的开口弯曲,所述弧面挡板(5)向收集器开口内倾斜,其凹弧面朝开口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器的盖板(1)具有带安装孔或安装件的连接板,所述安装件为浮动或弹性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器的底盖的一边与收集器的下端铰接,拉簧(11)位于收集器内,其一端底盖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盖板上,底盖(7)上安装有踏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收集器的底盖为一水箱(17),水箱的顶部具有至少一只连通管(10)穿入收集器内,所述连通管上布置有孔,管内填充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15)的底部位于水箱中;水箱的一边与收集器的下端铰接,拉簧(11)位于收集器内,其一端与水箱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盖板上,水箱外壁安装有踏板(14)及带塞的进出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收集器的底盖为一带抽屉的无顶盖盒体,固定在收集器下端,所述抽屉与盒体之间安装有扣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收集器的底盖为一腔室,其内设置有静电吸附块(18),腔室的一边与收集器的下端铰接,拉簧(11)位于收集器内,其一端与腔室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盖板上,腔室的外壁上安装有踏板(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在收集器外,对应带挡尘网的出风口处安装有微尘吸附板(16),微尘吸附板内填充有海绵和活性炭的过滤层,所述微尘吸附板通过其顶端与收集器加长或加宽的盖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治霖,未经陈治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2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