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反烧环保节煤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3215.5 | 申请日: | 200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崇杰;雷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崇杰;雷永忠 |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7;F24B1/192;F24B1/193;F24B1/185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环保 节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式反烧环保节煤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蜂窝煤炉是有炉壳,呈立式设在炉壳内的炉胆,以及位于炉壳上端的出火口构成。这种结构的蜂窝煤炉在使用过程其燃烧方式是把新添的蜂窝煤添加在赤热的煤上,火焰从下往上顺延燃烧,这种传统的燃烧方式称为顺烧,即:新添的煤在前(上方),而火在后(下方),这就使得新添煤受热分解的挥发性可燃物和一氧化碳,顺气流上升到新添煤上部低温区时是不可能燃烧的,从而造成冒黑烟,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而且加煤时要把锅端起来,操作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添煤所分解的挥发性可燃物和一氧化碳能够得到充分燃烧,并且加煤不用端锅的卧式反烧环保节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炉壳、位于炉壳上端的出火口,在所述炉壳内呈卧式设置有炉胆,该炉胆的一端为进煤端,另一端为出渣端,在所述炉壳上设有进煤端的进煤门以及出渣端的出渣门,在所述炉胆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炉壳外部连通的进风通道,该进风通道通过炉桥连通所述的炉胆,在所述的炉桥与所述进煤门之间设有预热区底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进煤门可以是设在所述炉壳的侧壁;所述的出渣门可以是设在与所述进煤门同侧的所述炉壳的侧壁上,该出渣门可以是通过呈L形的出渣通道连通所述炉胆的出渣端;在所述炉胆的出渣端可连通有向炉的下部延伸的出渣通道,所述的出渣门设在所述出渣通道的下端;在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可设有进风门,该进风门可以是位于与所述进煤门同侧的所述炉壳上的侧壁上;在所述炉壳的夹层内可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炉胆是呈卧式设置,并且一端为进煤端,一端为出渣端,在使用时,新加煤位于赤热煤的后方,因此,新添煤受热分解的挥发性可燃物和一氧化碳能够顺气流进入赤热煤的燃区进行燃烧,达到不冒黑烟,可连续保持旺火,充分燃烧,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加煤不用端锅,操作更加简便。2、由于出渣门是设在与进煤门同侧的炉壳的侧壁上,并且出渣门通过呈L形的出渣通道连通所述炉胆的出渣端,因此实现与进煤门的同一侧方向清除灰渣。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炉面板1、炉胆2、燃尽区3、主燃区4、出火炉口5、预热区6、进煤门7、预热区底板8、进风门9、进风通道10、保温层11、炉桥12、炉脚13、炉壳14、出渣门15、出渣通道16。
在所述炉壳14内呈卧式设置有炉胆2,该炉胆2的一端为进煤端,另一端为出渣端,在所述炉壳14上设有进煤端的进煤门7以及出渣端的出渣门15,在所述炉胆2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炉壳14外部连通的进风通道10,该进风通道10通过炉桥12连通所述的炉胆2,在所述的炉桥12与所述进煤门7之间设有预热区底板8。
所述的进煤门7是设在所述炉壳14的侧壁。
所述的出渣门15是设在与所述进煤门7同侧的所述炉壳14的侧壁上,该出渣门15通过呈L形的出渣通道16连通所述炉胆2的出渣端。
在所述炉胆2的出渣端连通有向炉的下部延伸的出渣通道16,所述的出渣门15设在所述出渣通道16的下端。
在所述进风通道10的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门9,该进风门9是位于与所述进煤门7同侧的所述炉壳14上的侧壁上。
在所述炉壳14的夹层内设有保温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崇杰;雷永忠,未经周崇杰;雷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保温水泥板
- 下一篇:一种翻斗座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