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袋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3171.6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卫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俊海 |
| 主分类号: | A45C13/18 | 分类号: | A45C13/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晓蕾 |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袋 防盗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袋防盗报警装置,它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可以与包袋结合使用具有防盗效果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日用包袋自身通常都不具备防盗功能,因此,在发生盗窃行为的时候,包袋主人如果没有警觉,就会使得盗窃得逞。目前为了解决此问题,主要是在包袋上设置比较难于开启或者打开的带扣,防止包袋的口被轻易的打开。但是对于以割破包袋为盗窃方式的,此类防盗的带扣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盗报警提醒效果的包袋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袋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报警装置和外包装袋,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报警器,报警电路和连接在报警器上的延伸导线;所述的报警器设置在外包装袋,所述的报警器的延伸导线迂回分布于外包装袋的夹层中。
在所述的外包装袋内设置有用来取信号的磁扣,所述电路板和磁扣分别分布在外包装袋边缘部分。
所述外包装袋是由两块包裹材料粘合而成的包裹外套,在所述的两块包裹材料的四周设置有魔术贴,在所述的两块包裹材料中间用软胶粘有电路板和用来取信号的延伸导线以及磁扣。
所述的包裹材料为皮革或者纤维布料。
所述的电路板上的报警器与报警电路的连接方式如下:所述的报警器的正极通过一晶体开关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及一开关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的报警器的负极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晶体开关管的基极通过一降压电阻及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晶体开关管的基极还与另一控制晶体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的基极与一电阻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一干簧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干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延伸导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延伸导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报警电路中晶体开关管的基极所连接的电阻的阻值是所述晶体开关管的基极获得导通电压的阻值的三分之二;所述的控制晶体开关管的基极所连接的电阻的阻值接近于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的基极所要获得导通电压的临界阻值。
在所述的包裹外套上设置磁扣,所述的磁扣与电路板上设置的干簧管位置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与被保护的包袋构成一个防护体系,并且接通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源,当本实用新型被打开或割破时,所述报警器就会鸣响,起到报警作用,它比现有包袋防盗用具能够更好保护包袋内财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报警装置和外包装袋,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报警器,报警电路和连接在报警器上的延伸导线;所述的报警器设置在外包装袋中,所述的报警器的延伸导线迂回分布于外包装袋的夹层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包装袋是由两块包裹材料粘合而成的包裹外套,在所述的两块包裹材料的四周设置有魔术贴,在所述的两块包裹材料中间用软胶粘有电路板和用来取信号的延伸导线以及磁扣。所述的在外包装袋的边缘有叁对魔术贴2和7、3和5、4和8。所述的两块包裹材料用软胶粘有电路板15和用来取信号的延伸导线20,以及磁扣21;所述电路板15和磁扣21分别分布在布的对应边;所述的包裹材料为皮革或者纤维布料,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使用纤维布料。所述的延伸导线20遍布在所述两块包裹材料的夹层中,并用软胶粘牢在包裹材料上;线路板上焊有一报警器19,所述报警器19的正极与晶体开关管17的集电极相连,晶体开关管17的发射极通过导线9和10及开关11与电池22的正极相连,报警器19的负极与电池22的负极相连;所述晶体开关管17的基极(控制极)通过电阻13,再通过开关11与电池2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晶体开关管17的基极(控制极)同时与控制晶体开关管18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2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的基极(控制极)连接电阻16一端,所述电阻16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簧管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干簧管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延伸导线20,所述延伸导线2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9连接所述开关11,所述开关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10连接所述电池22的正极。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磁扣21与电路板上的干簧管14重叠,以便控制干簧管14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使用中,可以将需要保护的包袋包在本实用新型中,或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做成包袋外层,并把开关11放置在包内部且使自己方便嵌按的地方;正常工作状态,在闭合电源开关11后,干簧管14在磁扣21的作用下闭合,电池22的正极通过开关11及延伸导线20再经过干簧管14,再经过电阻16给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的基极(控制极)加正电压,使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导通,因此使所述晶体开关管17的基极(控制极)的电压降为零,使所述晶体开关管17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报警器19与电池22不能构成电流回路,故报警器19不会鸣响;当盗窃者打开或割破本实用新型时,所述线路板上的干簧管14就会断开或延伸导线20被割断,此时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的基极(控制极)没有正电压,使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处于断开状态,而所述晶体开关管17的基极(控制极)通过电阻13获得正电压,所以所述晶体开关管17导通,此时报警器19与电池22构成电流回路而鸣响,起到了报警作用;在所述电路中,由于电阻16的阻值是所述控制晶体开关管18基极(控制极)获得导通电压的临界阻值,所以在所述电路中,电池22欠压一定值时,控制晶体开关管18就会处于断开状态,而所述电阻13的阻值是所述晶体开关管17的基极(控制极)获得导通电压的临界阻值的三分之二,所以在所述电池22的电压欠压一定值时,所述晶体开关管17仍然会导通,使得报警器鸣响。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果在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没有故障的情况下报警器鸣响,请更换电池即可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俊海,未经卫俊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镶嵌结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微波炉磁控管水冷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