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3164.6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南伟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F15B11/028;F15B15/16;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 地址: | 6461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垃圾 中转站 升降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液压装置,特别是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是将垃圾箱隐埋于地下,中转垃圾时,将垃圾箱升起,移至垃圾车箱顶。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系统所用的液压装置一般采用柱塞缸和滑轮钢绳升降,升降油缸为一级,油缸套筒为方筒,其缺点是:1、结构复杂,能耗高,维修困难;2、由于升降油缸为一级,为了满足垃圾箱升降行程,因而油缸套筒的长度相对较长,所以,中转站须挖较深的坑,才能满足安装要求;2、由于方形油缸套筒的导向点易磨损,所以稳定性绕度较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专利号ZL200620034277.7),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节能,既能缩短油缸套筒长度又能满足垃圾箱升降行程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但是,由于该专利有三级液压油缸,耗材料多,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该专利液压装置是只在里层三级油缸套筒的上部表面分别装配有一个铸铁套管,油缸套筒相对滑动时的稳定性差(摆动大)、绕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套筒和活塞杆,所述液压油缸套筒的最外层固定在下法兰上,活塞杆顶部固定在上法兰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套筒以活塞杆为中心,由里向外层层相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其液压油缸套筒是由三级直升降式油缸套筒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在液压油缸套筒上开有进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在液压油缸套筒上还设置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所述各级油缸套筒的顶端设置有防尘圈,外层油缸套筒上的防尘圈一侧紧靠在其相邻内层油缸套筒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所述各级油缸套筒内侧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所述活塞杆以及里层的油缸套筒表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装配有铸铁套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所述各里层油缸套筒下端设置有限位丝圈。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保持现有装置优点的基础上,以油缸套简直接以活塞杆为中心,由里向外层层相套,这样耗材料少,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在活塞杆以及里层的油缸套筒表面的上下两端都分别装配铸铁套管,这样又提高了升降液压装置的导向稳定性(摆动小),绕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升降液压装置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1为上法兰,2为活塞杆,3、4、5为油缸套筒,6为铸铁套管,7为进出油口,8为防尘圈,9为下法兰,10为排气孔,11为限位丝圈,12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油缸套筒3、4、5和活塞杆2,液压油缸套筒的最外层固定在下法兰9上,活塞杆2顶部固定在上法兰1下方,所述液压油缸套筒3、4、5以活塞杆2为中心,由里向外层层相套,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液压油缸套筒是由三级直升降式油缸套筒3、4、5组成。
在液压油缸套筒上开有进出油口7,还设置有排气孔10,排气孔10用螺钉密闭,第一次使用时,将螺钉旋松,通过进出油口7加油,这时装置内的空气从排气孔10排出,装油完成后,再将螺钉旋紧,保持其密封状态;所述的各级油缸套筒的顶端还设置有防尘圈8,外层油缸套筒上的防尘圈8一侧紧靠在其相邻内层油缸套筒的表面;各级油缸套筒内侧还设置有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安装在上部的铸铁套管6的上方,能进一步保证装置的密闭状态,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杆2以及里层的油缸套筒表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装配有铸铁套管6,能有效保证各油缸套筒相对滑动时的稳定性和绕度性;在所述各里层油缸套筒下端均设置有限位丝圈11,为了保证里层各级油缸套筒回位以后各自的层次位置,参见图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南伟,未经罗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测量专用工具
- 下一篇:水暖产品的流量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