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2244.X | 申请日: | 200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12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菌型离心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菌型离心泵,一般包括:电动机,泵座,泵轴,机械密封,内封头,叶轮以及外封头,叶轮设有向下廷伸的圆柱形轴套,叶轮套接在泵轴外侧置于内封头和外封头形成的泵室,泵室内泵轴、内封头与叶轮之间设有机械密封,泵轴外侧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内封头之间设有机械密封动环,密封圈、内封头、机械密封动环三者之间与叶轮上的静环相结合,通过密封圈、机械密封动环与机械密封静环形成动配合而密封。机械密封设在动室内的缺点:死角多,不易清洗剩余的物料,从而影响了离心泵泵室内的卫生,且造成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蚀对机械密封的损坏,由于通过动配合密封,密封圈在离心泵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密封圈的磨损,使得密封圈密封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机械密封设计在泵室外的无菌型离心泵,以期达到减少泵室的死角,更容易清洗泵室内的每个角落,提高离心泵的卫生性的目的,且实现静配合密封,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技术方案为:设有电动机、泵轴、泵座、内封头、叶轮以及外封头,叶轮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形轴套,叶轮套接在泵轴外侧,内封头设有泵轴的伸出口,泵轴外侧设有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封头泵轴伸出口设有环绕其出口的静环,所述的压圈靠近内封头上端设有动环,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密封滑动,所述的动环与叶轮轴套之间设有密封圈,动环设有向内突起的凸台,所述密封圈分别与所述动环内侧壁面、叶轮轴套外侧壁面、动环凸台下侧壁面紧贴密封。离心泵工作时,动环与泵轴同步转动,静环相对静止,动环上表面与静环下表面密封滑动,动环上表面与静环下表面均非常光滑,使得动环与静环相对滑动时有很高的密封性。优选的,动环为石墨制成,静环为不锈钢件。如此设置,将机械密封设计在泵室外,减少泵室的死角,更容易清洗泵室内的每个角落,提高离心泵的卫生性,且密封圈与动环、叶轮轴套同步转动,达到静配合密封,在离心泵工作过程中密封圈不会出现磨损情况,使得密封圈长时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进一步设定:所述的内封头泵轴伸出口设有与该伸出口内侧面活动紧密连接的环形密封件,所述静环通过与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卡紧在密封件内侧。密封件由碳化硅材料制成,密封件外表面设有螺纹,与伸出口内侧面螺纹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更进一步设定:所述的密封件设有相对于中心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向内突出的凸台下侧面与所述静环压紧密封。由于动环与静环相压紧,通过凸台将静环固定在密封件内,不会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更进一步设定:所述内封头泵轴伸出口设有向外凹的环形台阶,所述密封件设有相对中心向外突出的环形凸台,所述台阶上壁面与所述密封件向外突出的凸台下壁面压紧密封连接,所述台阶侧壁面与所述密封件向外突出的凸台侧壁面压紧密封连接。如此设置,增加了密封件在内封头泵轴伸出口的稳固性的同时,增加了密封件与内封头泵轴伸出口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更进一步设定:所述的内封头泵轴伸出口台阶上端进一步设有向外凹的环形台阶,该环形台阶嵌有环形密封圈,所述密封件凸台设有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边,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台阶上侧面和所述环形凸边下侧面压紧密封。通过如此设置,进一步增加密封件与内封头泵轴伸出口之间密封性,以防止泵室内物料由密封件与内封头泵轴伸出口之间的缝隙渗入泵座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还进一步设定:所述的压圈上端外径小于压圈下端外径,且小于动环内径,动环下端套接在所述压圈上端外侧,压圈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动环通过所述弹簧压紧与静环紧贴密封。所述的压圈外侧设有环形凸边,所述动环外侧设有环形凸边,所述弹簧压紧所述压圈凸边上壁面与动环凸边下壁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离心泵还进一步设定:所述的叶轮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副叶片,所述叶轮叶片相应呈星形螺旋设置,每个副叶片背流体面外端部与相邻副叶片迎流体面中部之间叶片呈向叶轮中心凹进的弧形过度,叶轮副叶片迎流体面呈圆弧形,副叶片纵向宽度自外端部向内逐渐加大。如此设置,减少了泵室内的气蚀,流道更加通畅,且叶轮重量更轻,转动更轻便。所述叶轮叶片设有液体循环通孔,由于叶轮与内封头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中容易残留物料,通过在叶片上设置循环通孔,随着叶轮的转动,带动叶轮与内封头之间间隙中的物料使其进行循环而不会残留在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