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车侧门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2114.6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18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徐业强;王军;肖升林;朱昌毅;李小杰;贾丽辉;田秀珍;刘新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0 | 分类号: | B6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侧门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固定火车侧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火车在运输十分湿的矿、煤,冬季结冰的矿、煤,每次用翻车机卸车完毕后,在车厢底部均留有残料,需要人工辅助卸车,但在卸车的时候火车侧门无法固定,使卸车时候的工作难度加大。同时,在对火车运输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火车侧门无法固定,增加了检验工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固定火车侧门,并可任意调节火车侧门开启高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车侧门固定器,包括上连接环、下连接环和固定连杆,所述上连接环固定在固定连杆头部,所述下连接环固定在固定连杆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杆为两节,分别为大套管和小套管,所述小套管套接在大套管内,并可在大套管内运动,所述上连接环固定在大套管头部,所述下连接环固定在小套管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大套管和小套管之间用插销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杆为液压支杆。
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杆为手动型。
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杆为电动型。
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杆为气动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可以方便的固定火车的侧门,这样使人工卸车更加容易,对火车运输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更加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任意调节火车侧门开启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意义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装置包括上连接环1、下连接环2和固定连杆3,上连接环1固定在固定连杆3头部,下连接环2固定在固定连杆3尾部。当本装置需要工作时,将上连接环1挂在火车车皮沿的钩子上,下连接环2套在火车车皮的插销上,这样便可以固定火车侧门。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下连接环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其具体数量为四个。利用多个下连接环2,可以局部调节火车侧门的开启高度。
实施例3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固定连杆3变为了大套管4和小套管5,小套管5套接在大套管4内,并可在大套管内4运动,上连接环1固定在大套管4头部,下连接环2固定在小套管5尾部。采用大小套管的形式,可以任意调节火车侧门的开启高度,当火车侧门的开启高度确定时,用插销6固定大小套管。
实施例4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固定连杆3变为了液压支杆7,液压支杆7与上连接环1和下连接环2成为一体,液压支杆7可以为手动型、电动型和气动型。工作的时候,将上连接环1挂在火车车皮沿的钩子上,下连接环2自然下垂套在火车侧门的插杆上,这样便可以固定火车侧门,当需要调节火车侧门的开启高度时,只用调节液压支杆7即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三折式立体循环氧化沟
- 下一篇:一种套接式的高压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