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箱提手孔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2096.1 | 申请日: | 2009-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方能斌;宋鲲;瞿启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胜达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5/46 | 分类号: | B65D5/46;B65D5/00;B65D5/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1120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箱 提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手孔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重型机械轴承包装箱提手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为了方便包装箱的搬运,通常在包装箱的两侧设置提手孔,以目前广泛使用的瓦楞纸包装箱为例,其提手孔轮廓是在纸箱两侧唛中央各开一个。上述提手孔是通过专门的模切板对纸板进行加工成型。包装箱在装载重型机械类轴承时,轴承一般比较重,人们用手去搬运时,单手孔承力很大,很容易把上面纸板撕破,导致整个纸箱塌掉。为了保证能提起整个纸箱重量,纸箱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撕破强度即裂断强度,垂直抗压强度,多种性能迫使此类重型包装纸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里面纸为全木浆的进口牛皮纸,但成本极其昂贵。现改进后的挖手孔在二个不同方向上开孔,合并折叠后二个开孔在同一位置,再一摇盖翻折后进行锁扣,这样就牢牢夹固住了,人用手去搬运时,手提的有两层纸板的力量,是以前承受力量的两倍,同样的材质,如以前只能有承载20公斤,现在可以承载40公斤,它的效果是以前的两倍。如果是同样的重量,以前必须用双瓦楞纸箱,现可以更改为单瓦楞纸箱,它所用的材料只有前面的一半。
中国专利CN2931319,公开一种纸包装箱用纸制手提把手,主要由开设在纸包装箱箱壁上的手提孔和设在手提孔中的手提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扣为截面为L型或U型的纸板条,其截面中横向段为插入包覆部,竖向段为贴合加强部;纸板条的插入包覆部至少覆盖手提孔的上侧边沿以及上侧边沿两端的转角部,其贴合加强部内面与纸包装箱箱壁的壁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纸板条作为手提扣,其材质与纸箱为相同,外观更谐调,结构也简单、制作方便,与塑料手提扣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实用新型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也低,但是手提孔的抗提能力还是不强,手是扣在使用中容易容易脱落,造成不良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合性广,具有较高抗提能力的提手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包装箱提手孔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的侧板上设有提手孔,所述的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增强侧板,所述的增强侧板的上分别设有增强孔。增强侧板与侧板相互匹配,增强侧板上的增强孔与侧板的提手孔相互匹配,形成双层的提手孔结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抗提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强侧板位于侧板的下方,所述的增强侧板上的增强孔与侧板上的提手孔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折合后,提手孔与增强孔相互接触并匹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提手孔结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合性广,具有较高抗提能力的提手孔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箱提手孔结构,包括箱体5,箱体5的两侧设有侧板1,侧板1上设有提手孔3,箱体5两侧分别设有增强侧板4,增强侧板4的上分别设有增强孔2,增强侧板4位于侧板1的下方,增强侧板4上的增强孔2与侧板1上的提手孔3相匹配,箱体5折合后,提手孔3与增强孔2相互接触并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胜达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胜达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件内腔面加工的镗孔装置
- 下一篇:自动闭锁的背夹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