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杂井眼组合式打捞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1908.0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积泰;牛禄;薛继彪;张鹏翔;赵连生;闫志军;鲁运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吐哈钻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2 | 分类号: | E21B31/1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82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组合式 打捞工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落物打捞工具,是一种复杂井眼组合式打捞工具。
二、背景技术
以往在处理不规则井眼的钻具脱落时,一般采用“弯钻杆加壁钩”对扣打捞,由于受到井眼直径的限制,弯钻杆的弯度不能过大,否则无法下入。当脱落钻具顶部侧靠在“大肚子”井眼处时,弯钻杆仍然找不到鱼头,而且在转动找鱼过程中壁钩经常性被挤扁,导致打捞失败,因此打捞成功率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杂井眼组合式打捞工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不规则井眼内的落物不易打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复杂井眼组合式打捞工具,包括弯短接、公锥和三角体,弯短接的下端外侧与公锥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公锥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体,三角体的外表面向外倾斜并与公锥的外壁有仰角。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三角体的外表面与公锥的外壁之间的仰角可为120度至150度。
上述三角体的外表面与公锥的外壁之间的仰角可为135度。
上述弯短接的下端外侧与公锥的上端内侧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公锥的下端外侧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三角体。
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弯短接的上端可通过螺纹与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钻杆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方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公锥的上端可通过螺纹与不少于1根的下钻铤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钻铤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弯短接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弯短接的上端通过螺纹与不少于5根的上钻铤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钻铤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方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由于采用仰角公锥加弯短节组合工具,有效增大了下部工具的偏移距离,提高了复杂井眼工具接触鱼顶的机率,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打捞的成功率。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弯短接,2为公锥,3为三角体,4为三角体的外表面,5为公锥的外壁,6为钻杆,7为井眼,a为仰角。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复杂井眼组合式打捞工具包括弯短接1、公锥2和三角体3,弯短接1的下端外侧与公锥2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公锥2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体3,三角体的外表面4向外倾斜并与公锥的外壁5有仰角α,这样,公锥2与三角体3的组合形成仰角公锥,当脱落钻具顶部侧靠在“大肚子”井眼处时也能将脱落钻具找到并捞上。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复杂井眼组合式打捞工具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三角体的外表面4与公锥的外壁5之间的仰角α为120度至150度。
如附图1所示,三角体的外表面4与公锥的外壁5之间的仰角最好为135度。
如附图1所示,弯短接1的下端外侧与公锥2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为了增加稳定性,公锥2的下端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三角体3。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弯短接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钻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钻杆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方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公锥2的上端通过螺纹与不少于1根的下钻铤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钻铤的上端通过螺纹与弯短接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弯短接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不少于5根的上钻铤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钻铤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方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下至井眼7内,由于采用了仰角公锥加弯短节1的组合,有效增大了下部工具的偏移距离,能接触到落入井内不同位置特别是井眼“大肚子”位置的落物,并能够捞上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吐哈钻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吐哈钻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专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带锯床立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