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1797.3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梅志荣;杜俊;张军伟;马士伟;王遇国;孙亚婷;李传富;章元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7/06 | 分类号: | G01C7/06;G01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 洋;吴彦峰 |
地址: | 61003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掌子面 水平 测微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中的测量仪器,特别是一种测量隧道掌子面水平挤出位移的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
背景技术
在隧道工程建设中,隧道监测多表现为观测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和围岩内部变形。由于监测项目侧重点不同和观测相对困难,常常会忽略对掌子面挤出位移的观测,特别是对于软弱围岩隧道进行大断面开挖时,监测掌子面挤出位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类位移观测时,要求测量仪器在隧道开挖的同时,仍旧能够对掌子面及其前方土体的变形进行有效的量测。传统的位移计在量测过程中不允许周围环境有大幅度改变,因而,传统的位移计不适合量测此类位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量测隧道掌子面挤出位移及掌子面前方土体内部变形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其特征在于:该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包括锚固头和焊接在锚固头上的测丝,沿测丝长度方向分布有测头,测头套在测丝外,测丝可以相对测头自由滑动,测头之间套有套管,该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还有一个可以盖在测头上的测头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所述的锚固头是带肋的钢筋。
优选地,测头内有测孔,测丝由测孔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的套管为塑料套管。
优选地,所述的带肋的钢筋长度为13~17厘米。
优选地,所述的锚固头以及对应的测丝多于4根。
本实用新型仪器安装时,先要在被测部位钻孔,而后开始向孔内注浆,待浆液注满后,将仪器插入孔中,孔口用锚固剂将测头粘牢,待水泥浆液凝固后,即可进行数据测读。每开挖一个循环,相应的将出露部分的测丝切至下一测头处,测量时,将测头帽盖于测头上,并使测头帽的测孔与测头的测孔一一对应好后,即可用百分表进行读数。通过换算记录的数据就可以求得掌子面的挤出位移。
在多根测丝比较时可以根据最长一根测丝的数据来确定当前掌子面的挤出位移,通过其他测丝的锚固位置和与最长测丝测读数据的比较可以求得掌子面前方未开挖土体的位移,从而,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实现信息化动态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有效的测量施工时掌子面的挤出位移,为后续开挖提供依据;2、仪器制作、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测头帽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测头帽的俯视图。
1-测头帽 2-测头 3-测丝 4-锚固头 5-测丝编号 6-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包括锚固头4和焊接在锚固头4上的测丝3,沿测丝3长度方向分布有测头2,测头2套在测丝3外,测丝3可以相对测头2自由滑动,测头2之间套有塑料套管,该隧道掌子面水平测微计还有一个可以盖在测头上的测头帽1。其中锚固头4可以是带肋的钢筋,套管优选为塑料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类似,其中作为锚固头4的带肋的钢筋长度为13~17厘米,锚固头以及对应的测丝为4根,对应的在测头2中有4个测孔6,测丝3在测孔6中可以相对测头2自由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仪器安装定位后,用百分表测读各根测丝初始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初值,测量完毕后,应将测头帽盖1到测头2上保护测头2。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读数,就可以求得掌子面和前方未挖土体随时间的位移变化情况。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仪器,防止开挖设备破环下一测头2。开挖结束后,将出露的测丝3切掉,在测头2上套好测头帽1,即可进行读数。按此方法,可逐一读取后续掌子面及前方土体的位移,为科学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