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0934.1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4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坚;王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2/22;H01R13/506;H01R13/633;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电子卡连接器,如Express card连接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831501号揭示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蔽壳体、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并焊接于一个印刷电路板上,退卡机构安设于绝缘本体及遮蔽壳体一侧,所述遮蔽壳体侧边设有卡孔,绝缘本体外侧对应遮蔽壳体卡孔处凸设有凸块,该遮蔽壳体通过卡孔直接与绝缘本体的凸块紧密扣合。
前述遮蔽壳体虽然能够稳定扣设于绝缘本体上,但在具体安装使用过程中,由于测试或安装出现偏差及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需要对电子卡连接器进行维修,但绝缘本体是通过导电端子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不可动的,此时,只能将遮蔽壳体从绝缘本体上拆开以便检测维修。但在前述设计中,如果想拆开遮蔽壳体,则必须将遮蔽壳体的卡孔从绝缘本体的凸块中拆下,且为达到稳定扣持的目的,该卡孔与凸块的配合结构会设置有多对,如此,在拆卸遮蔽壳体时极易导致连接器的损坏而影响其实用性能,甚而因用力过度而伤害印刷电路板,造成更大的损失,不利于产品市场的开拓。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弥补其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蔽壳体可预扣于绝缘本体上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覆于绝缘本体上且与绝缘本体共同构成收容电子卡收容空间的遮蔽壳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遮蔽壳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一体成型于基部两侧的安装臂,其中所述遮蔽壳体对应绝缘本体安装臂一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一扣持部件,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臂对应遮蔽壳体的扣持部件处设有收容扣持部件的扣持槽或台阶部。
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功效:遮蔽壳体通过扣持部件预扣于绝缘本体上的扣持槽内或台阶部上,且该扣持部件可非常轻易地从绝缘本体上拆卸下来以拆除遮蔽壳体方便电子卡连接器的测试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遮蔽壳体预扣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三实施方式遮蔽壳体预扣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三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四实施方式遮蔽壳体预扣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四实施方式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组合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五实施方式遮蔽壳体预扣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五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六实施方式遮蔽壳体预扣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2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图4至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图6至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图8至图9为第四实施方式;图10至图11为第五实施方式;图12为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所有部件及结构组成,在第二至第六实施方式中,将主要介绍遮蔽壳体5,7与绝缘本体4,6之间的配合结构,其余部件同第一实施方式,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案,其最佳实施例为一种Express card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12、扣设于绝缘本体2上的遮蔽壳体3、导引部件11及退卡机构10。绝缘本体2、遮蔽壳体3及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共同围设成了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未标号)。
请参阅图2所示,遮蔽壳体3包括主体部30及自主体部30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31,遮蔽壳体3在其侧一角定义了一个L形缺口,由此在主体部30前端形成一个较窄的头部32。头部32两侧安装有铆钉33,安装有铆钉33处前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扣持部件34,扣持部件34部分向外凹陷形成了开口向上的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倒刺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挡料装置
- 下一篇:近吸式吸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