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气流分配器和再生气分配管系的吸附塔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00739.9 | 申请日: | 2009-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10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4;F04B39/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10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气流 分配器 再生 分配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式干燥机的吸附塔体,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气流分配器和再生气分配管系的大立方的吸附塔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的吸附塔上、下部位,即压缩空气的进出口处均安装有扩散器,虽然扩散器对气流能起到扩散、稳定、过滤等功能作用,但对大立方的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来讲,最大的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在于吸附塔直径过大,造成进入吸附塔体的压缩空气和再生气在吸附塔内气流平面分配不均,使吸附塔中心部位的吸附剂散热困难,吸附塔端末会产生残留水份,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长,残留水份会越积越多,导致残留水份不能充分排出到吸附塔外部,造成空气出口露点逐渐升高。同时由于吸附塔直径过大,容易使压缩空气和再生气在吸附塔内形成气流死角和“隧道”效应,使部分吸附剂失去吸附能力,造成空气出口露点逐渐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吸附塔直径过大,造成压缩空气和再生气在吸附塔内气流平面分配不均,容易使压缩空气和再生气在吸附塔内形成气流死角和隧道效应,使部分吸附剂失去吸附能力,造成空气出口露点逐渐升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气流分配器和再生气分配管系的吸附塔体,包括塔体2、气流分配器1、再生气分配管系3、设置在塔体2顶部的加料口20和再生气进气口21、设置在塔体2底部的再生气出气口22以及卸料口23,再生气分配管系3包括再生气圆环管9、支撑架11和支撑管10,再生气圆环管9和支撑管1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再生气圆环管9安装在支撑管10的上面并且与支撑管10相通,再生气圆环管9安装在支撑管10的上面,支撑架11安装在支撑管10的一端并且与塔体2的内壁上部连接;气流分配器1由设置有多个小孔的面板4和不锈钢丝网5组成,丝网5设置在面板4上面,面板4和丝网5外边沿与塔体2的内壁下部连接。再生气进气口21的一端通过封闭管24与再生气圆环9相通,并且再生气进气口21位于塔体内部的一端的端口为封闭端口。与传统的吸附塔上的扩散板相比,再生气分配管系将再生气进口来的压缩空气在塔体内分布均匀扩散,不会形成气流死角和产生隧道效应。
作为优选,再生气圆环管9包括采用相同规格的钢管制成的至少3个直径大小不同的圆环,所述的支撑管10为至少三个与再生气圆环管9采用相同规格的钢管组成,支撑管10在塔体2内部的截面上均匀分布。一般,支撑管采用6根钢管,再生气圆环管采用三个圆环钢管。
作为优选,封闭管24焊接在再生气进气口21靠近底部处并相通,封闭管24与再生气圆环管9的所有圆环相通,并且再生气进气口21的出气端口是封闭的。再生气进口来的压缩空气在再生气圆环和支撑管均匀扩散到筒体内。
作为优选,再生气分配管系3通过支撑架11焊接在塔体2内壁的上部。
作为优选,再生气圆环管9和支撑管10的底部的小孔直径大小为2.5毫米。孔径的尺寸比作添加的吸附剂颗粒的直径要小,避免吸附剂进入管道内。
作为优选,不锈钢丝网5和面板4的边缘之间通过支撑圆环6和螺钉11连接,面板4和不锈钢丝网5的外边缘与塔体2内壁下部为手工全熔透焊焊接连接,并采用支撑加强板加强。
作为优选,气流分配器1的面板4上的小孔直径为20毫米,小孔之间的间距为30毫米。
作为优选,卸料口23贯通面板4并焊接在上面,卸料口23的进口与面板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卸料口的下部有封闭口,平时为关闭的。在吸附剂使用一段时间失效后,打开卸料口将吸附剂排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防止气流非均匀分布,吸附效果更好。2.预防冲塔现象及吸附剂的粉化,提高吸附剂的使用寿命,确保进入吸附式干燥机的饱和压缩空气干燥至所需露点,保证了微热吸附式干燥的出口成品气露点低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气消毒锅内部烘干装置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引流袋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