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骑式车辆燃油蒸汽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0732.7 | 申请日: | 2009-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3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程;李庆峰;李国强;李刚;白汪洋;高中华;袁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B62J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车辆 燃油 蒸汽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跨骑式车辆上的燃油蒸汽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昼间换气和热浸损失,机动车燃油系统会产生燃油蒸发污染物,燃油蒸发污染物为炭氢化合物,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我国制定有跨骑式车辆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国家标准。
现有跨骑式车辆是在燃油系统中加装炭罐来对燃油蒸发污染物进行吸附,炭罐连接在油箱与化油器之间,从油箱排出的燃油蒸发污染物进入炭罐吸附,然后进入化油器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进入化油器,再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燃烧。脱附后燃油蒸汽混合器比较稀薄,经过化油器参与混合后,会导致进入发动机内燃烧的混合气浓度较低,这样的混合气参与燃烧,可能使发动机怠速不稳定,从而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影响跨骑式车辆的整车怠速稳定性。而且,将燃油蒸发脱附口设置在化油器上,会导致化油器工艺及其成本的增加,不利于降低整车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燃油蒸汽对蒸发排放和工况的影响又能降低跨骑式车辆的生产成本的跨乘式车辆燃油蒸汽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跨骑式车辆燃油蒸汽处理装置,包含有炭罐及汽油切断阀,炭罐的蒸汽吸附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油箱通气管相连,汽油切断阀安装在第一管路上,炭罐的压力控制阀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炭罐的蒸汽脱附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空气滤清器相连通。
本发明将与炭罐的蒸汽脱附口连接的第三管路与空气滤清器相连通,既能满足炭罐中蒸汽的脱附压力要求,确保炭罐中蒸汽得到充分脱附,减少蒸发排放,又能减少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保证从炭罐脱附的燃油蒸汽质量,减少对工况排放的影响。
上述第三管路与空气滤清器的连接点位于化油器与空气滤清器相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的接气管上,充分利用此段气道产生的负压来提高炭罐中蒸汽的脱附压力,而且由于脱附点设置在此处,便于调节脱附孔的内径,而且对成本几乎没有影响,而能达到脱附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管路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连接点靠近空气滤清器与化油器相连的接气管接头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这个位置负压是空气滤清器上最高点的,也是容易脱附燃气蒸发的一个点,如果要调整负压大小,脱附点的位置可以向后移动,或者改变脱附孔的内径,方便调整脱附点的脱附压力;从而保证炭罐脱附的燃油蒸汽质量,减少燃油蒸汽对工况排放的影响。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后,不仅减少了燃油蒸汽的排放,而且降低了燃油蒸汽对工况排放的影响,也便于调整脱附点的位置,从而使跨骑式车辆的尾气排放达到更加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成图;
图中:1.油箱;2.油箱通气管;3.汽油切断阀;4.第一管路;5.出气脱附口;6.压力控制阀;7.进气吸附口;8.第二管路;9.第三管路;10.空气滤清器;11.脱附管;12.发动机进气管;13.发动机;14.化油器;15.炭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炭罐15采用储存容积为200ml的炭罐,保证其具有充分的吸附能力,正常吸附燃油蒸汽质量在20克左右。炭罐15的进气吸附口7通过第一管路4与油箱通气管2相连,汽油切断阀3安装在第一管路4上,炭罐15的压力控制阀6通过第二管路8与发动机进气管12相连,炭罐15的出气脱附口5通过第三管路9与空气滤清器10相连通。第三管路9与空气滤清器10的连接点位于化油器14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上。第一管路4也称为吸附管,第二管路8也称为负压管,第三管路9也称为脱附管。
将第三管路9与空气滤清器相连通,既能满足第三管路9里的负压,又能满足炭罐15中蒸汽的脱附压力要求,确保炭罐15中蒸汽得到充分脱附,减少蒸汽排放,同时,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整脱附孔的直径,并提高从炭罐15脱附的燃油蒸汽质量,减少对工况排放的影响。
从图1可看出:第三管路9通过空气滤清器上的脱附管16与空气滤清器的连通,脱附管11安装在空气滤清器接气管接头上,由于安装在该处,既方便脱附管11的安装,也便于对脱附管的内径大小进行调整,另外将脱附管11设置在化油器14和空气滤清器10相连的出气管直径较小的一端,由于该处与化油器14接触最近,因此此处的负压最高,可以根据脱附需要当要脱附压力调小时,只需要将脱附管11向后移动就行了,以便满足炭罐15中蒸汽的脱附压力要求;更好地控制从炭罐15脱附的燃油蒸汽质量,从而减少燃油蒸汽对工况排放的影响。
参见图1,密闭油箱1中蒸发的燃油蒸汽,通过油箱通气管2进入第一管路4,经过汽油切断阀3后从进气吸附口7进入炭罐15中储存;当发动机13运行时,发动机进气管12中产生负压通过第二管路8打开炭罐15的压力控制阀6,储存在炭罐15中的燃油蒸汽通过炭罐15的出气脱附口5和第三管路9进入化油器14与空气滤清器10接口附近的出气管,与从空滤器10过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化油器,从化油器出来的混合气进入发动机13参与燃烧,由于燃油蒸汽在参与燃烧之前得到了充分的脱附,因此,燃油蒸汽不会对发动机的工况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电液式执行机构
- 下一篇:3G视频手机防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