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0638.1 | 申请日: | 2009-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2/22;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特别是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器技术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电连接器亦随的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其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端子。由于,当端子与一个对接的电子组件(比如芯片模块)的导电垫片相结合时,其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并且,由于端子的尺寸很小,故在其中的弹性接触臂很容易被损坏。对于所述问题,已有几种解决方法。相关现有技术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81333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72403号、中国专利公告第2660699号以及美国专利第6929483号。
美国专利公告第6695624号揭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固定在设有端子收容槽的基座内,包括与端子收容槽固持配合的安装部、从安装部下端侧垂直延伸且与电路板的上表面平行的焊接部、从安装部的上端侧延伸形成的L形基部、从基部一顶端通过第一弯折线延伸的倾斜部以及从倾斜部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二弯折线延伸形成的悬臂。其中,该第一弯折线与该倾斜部均和电路板的上表面呈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倾斜部朝远离安装部的方向延伸。该悬臂上设有接触部,其中第二弯折线与电路板的上表面呈一定的角度,从而使接触部与电子组件的接触表面平行。通过端子的倾斜部与悬臂可以增加端子的接触力臂进而确保端子具有良好的弹性接触性能。惟,当芯片模块组设在电连接器上时,若芯片模块的抵压力较大,电连接器端子的悬臂与芯片模块的导电垫片相接触时,电连接器端子的悬臂很容易滑出芯片模块的导电垫片,影响电连接器的正常电性导通功能。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以解决所述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芯片模块与电路板之间良好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可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端子,绝缘本体包括收容部,该收容部设有端子收容槽,电连接器端子包括固持于端子收容槽的主体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端子还包括由主体部顶端向下弯折延伸设置的辅助部以及由辅助部末端向上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包括由辅助部末端向上并向外张开a角度的第一弹臂以及由第一弹臂末端弯折向上并朝向辅助部延伸的第二弹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设有由主体部顶端向下弯折延伸设置的辅助部以及由辅助部末端向上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包括由辅助部末端向上并向外张开a角度的第一弹臂以及由第一弹臂末端弯折向上并朝向辅助臂延伸的第二弹臂。该电连接器端子具有较长的弹性臂,使电连接器端子具有较佳弹性,由此使电连接器端子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的侧视图,图中未画出绝缘本体。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前的示意图以及电连接器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可电性连接芯片模块3至电路板4,其包括绝缘本体10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电连接器端子20。
电连接器端子20由金属板材一体冲压形成,其包括竖直板状的主体部201,主体部201的顶端设有两间隔设置且平行相对的挡臂202。主体部201还设有位于两挡臂202之间且由主体部201顶端向下弯折延伸设置的辅助部205。该辅助部205与主体部201贴靠在一起,且大致向下延伸至与主体部201下端平齐的位置。主体部201的两侧缘还凸伸设有若干上下间隔设置的固持块204,用以将电连接器端子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中。主体部201的下端弯折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辅助部205弯折方向一致的焊接部203。焊接部203的下端可连接锡球5,用以将电连接器端子20焊接到电路板4的接脚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泡的新型散热结构
- 下一篇:营养吸水树脂育秧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