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0495.4 | 申请日: | 2009-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彭鑫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06 | 分类号: | H01H13/06;H01H13/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按压式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开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并且越来越趋向微型化发展。
与本实用新型开关相关的一种开关,其包括:壳体、注塑于壳体的导电端子组、组装于壳体内的作动机构、弹簧及覆于壳体上的盖体,作动机构包括操作体、收容于操作体的发光二极管、固持发光二极管的绝缘本体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壳体具有矩形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圆柱形收容部,作动机构收容于壳体,其中操作体包括圆柱形按压部及楔形嵌入部,所述按压部部分收容于收容部中并固定于绝缘本体上,通过挤压按压部,实现开关的闭和开,为了操作的方便,按压部的半径小于收容部的半径,这使得操作体与壳体间存在间隙,容易有杂质掉入壳体内,影响开关的工作性能,因此于操作体与壳体间设有一垫圈,为了使垫圈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垫圈与按压部过盈配合,这使得按压部受到很大的压力,按压部容易出现裂痕,对按压部的制造有更高的要求,增加制造成本。
鉴于以上缺失,特设计一种价格便宜的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的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关,包括壳体及操作体,壳体具有矩形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收容部,收容部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操作体具有柱形按压部及楔形嵌入部,按压部部分收容于收容部的通孔内,按压部与收容部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按压部过盈配合,其中所述密封环凹设有凹槽,将密封环分隔成多个同心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开关密封环凹设有凹槽,将密封环分隔成多个同心环,使密封环更有弹性,减小对按压部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作动机构的组合图;
图4是图1所示开关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垫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包括壳体1、注塑于壳体1的导电端子组2、组装于壳体1内的作动机构(未标示)、置于作动机构与壳体1间的弹簧10、置于壳体1与作动机构间的垫圈4,以及覆于壳体1上的盖体5。
壳体1包括矩形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圆柱形收容部12,其中所述基部11具有底壁111及自底壁111向上延伸的左右壁113、前壁114和后壁115,基部11的与底壁111相对的壁镂空,收容部12自前壁114向前延伸,前壁114设有通孔1141,使基部11与收容部12相贯通,通孔1141前后贯穿收容部12;后壁115设有半圆形切口(未标示),切口边缘设有卡接槽1151,与盖体5配合,使两者结合更稳固;左右壁113靠近于上边缘的位置设有贯穿后壁115的导流槽1131,为了壳体1与盖体5接合更稳固,需滴入液态的粘胶于壳体1与盖体5间,粘胶可通过导流槽1131自后壁115流出开关外,避免影响开关的电性导通。
导电端子组2注塑于底壁111并有一部分伸出壳体1外,其包括:三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弯折成90(的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及第三导电端子23,第二导电端子22置于第一、第三导电端子21、23之间,第一、第二、第三导电端子21、22、23分别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211、221、231及第一、第二、第三尾部212、222、232,第一、第三接触部211、231头部呈弧形,第二接触部222水平设置,第一、第二及第三接触部211、221、231位于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件模具
- 下一篇:变压器注油、静压试漏及排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