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氢化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9681.0 | 申请日: | 200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昌;唐明生;孙健;孙跃飞;胡本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B01J19/18;B01J3/0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氢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反应容器,特别是提供一种催化加氢反应中的磁力氢化釜。
背景技术
目前,对氨基苯酚(简称PAP)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医药工业、染料工业及感光材料工业等领域。对氨基苯酚适宜采用催化加氢法进行生产,该法的优点为:工艺稳定、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三废排放很少,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中进行催化加氢反应的设备-立式磁力氢化釜是重点设备之一,催化加氢反应为高压反应,釜内压力在2.5~4.0Mpa之间。
现有磁力氢化釜的结构为:立式釜体的内壁上设置折流板、外壁上设置夹套,夹套与釜体的外壁之间为一腔室,磁力传动装置设置在釜体的上端且两者密封配合,磁力传动装置上与减速器和电机依次相连、下穿入釜体内,处于釜体内的搅拌轴上接磁力传动装置,釜体的上侧有投料口,若干根加氢管经釜体上侧穿入釜体内且所述加氢管的下端延伸至釜体内的下侧处(其中一根加氢管同时为出料管),搅拌轴上设置三层搅拌器,上层为下压折叶圆盘式涡轮搅拌器,中层为上翻式涡轮搅拌器,下层搅拌器为下压折叶圆盘式涡轮搅拌器,搅拌轴呈自由的下悬垂状。
该氢化釜的使用原理如下:釜体内加入催化剂,原料通过输送泵进入釜体内。夹套进蒸汽给原料升温,待达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升温,进行搅拌并达到设定的转速,氢气通过加氢管及其调节阀向釜体内连续加氢,进行氢化反应,反应中产生的热量,通过进入腔室内的冷却水带走。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进行沉降,然后通过相应那根加氢管将反应物压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液进入结晶釜,而含有细小催化剂的过滤浓液,则重新返回釜体内进行下一次的反应。折流板和三层搅拌器共同作用,使釜体内的气液固三相沿轴向上下翻腾、沿径向混合。
该磁力氢化釜存在以下缺陷:下层搅拌器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其将釜体内底部的催化剂向四周掀起的搅拌效果较差,从而对催化加氢反应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反应的质量和速度);搅拌轴的下端没有轴向支承,使用时,搅拌轴的周向摆动较大,其周向转动速度受到较大制约,从而进一步地对催化加氢反应产生负面影响;夹套与釜体的外壁之间仅为一腔室,使用时,对釜体快速升温、快速降温的效果较差,也会对催化加氢反应产生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催化加氢反应质量和速度的磁力氢化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力氢化釜,其结构为:立式釜体的内壁上设置折流板、外壁上设置夹套,磁力传动装置设置在釜体的上端且两者密封配合,磁力传动装置上与减速器和电机依次相连、下穿入釜体内,处于釜体内的搅拌轴上接磁力传动装置,釜体的上侧有投料口,若干根加氢管经釜体上侧穿入釜体内且所述加氢管的下端延伸至釜体内的下侧处,搅拌轴上设置三层搅拌器,上层为下压折叶圆盘式涡轮搅拌器,中层为上翻式涡轮搅拌器,下层搅拌器为下压折叶开启式涡轮搅拌器。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磁力氢化釜均简称为本氢化釜。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下层搅拌器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其将釜体内底部的催化剂向四周掀起的搅拌效果较好,下层搅拌器和折流板、另两层搅拌器共同作用,使釜体内的气液固三相的搅拌更充分,强化了反应物的均与混合,均质化效果较好,从而对催化加氢反应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相应提高了催化加氢反应的质量和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搅拌轴的下端旋装一个空心滑套,釜体内的下端对应于滑套处设置一个同轴线且起支承作用的立柱,立柱与滑套内外套接且两者滑动配合,使得搅拌轴得到轴向支承。这样,使用时,搅拌轴的周向摆动较小,周向转动速度较快,从而进一步地对催化加氢反应产生正面影响,进一步相应提高了催化加氢反应的质量和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夹套与釜体的外壁之间的腔室内设置螺旋隔板。这样,使用时,对釜体快速升温、快速降温的效果较佳,换热效果得到增强,也会对催化加氢反应产生正面影响,更进一步相应提高了催化加氢反应的质量和速度。
所述釜体采用双层复合板结构,复合板的内层为不锈钢材料、外层为碳钢材料,搅拌轴及三层搅拌器为不锈钢材料,夹套为碳钢材料。这样,釜体的耐压、耐腐蚀性能有效提高,可在较高压力下良好地工作,釜体的全容积得以增大,使用时,单套本氢化釜的产量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氢化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氢化釜中的立柱与滑套内外套接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鼓泡式液位计的反应釜
- 下一篇:变体积搅拌式高压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