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弯曲抗拉橡套移动控制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9600.7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0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石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33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抗拉橡套 移动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弯曲抗拉橡套移动控制电缆,特别是在频繁移动弯曲等场中使用的移动控制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控制电缆,电缆标称截面从0.5mm2~2.5mm2,电缆结构从内到外有导体、绝缘、包带、护套等结构组成。由于电缆截面小,导体的抗拉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的弯曲和拖拽,容易导致电缆导体过早断裂,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为CN201153054、申请号为CN20072004499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绝缘橡皮护套多芯特控电缆,采用橡皮护套内设有布带层。但仍然不能增加电缆的弯曲和抗拉性能,此结构不能满足频繁移动弯曲电缆的要求。
公开号为CN201331946的中国专利CN200920088084.3公开了一种野外用高强度超柔电缆,采用内衬层外钢丝编织加强结构。其解决的电缆整体抗拉力,但是由于采用钢丝编织结构,这就降低了电缆的弯曲性能,此外,在电缆某一导体受到拉力时,导体还是容易断裂的。同样此结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频繁移动弯曲电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使用在频繁移动弯曲等场合中、具有良好的弯曲和抗拉性能的耐弯曲抗拉橡套移动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耐弯曲抗拉橡套移动控制电缆的结构特点是:以导体和钢丝共同束绞构成导体束,在所述导体束的外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隔离层和绝缘层构成控制线芯,由多根控制线芯绞合构成电缆芯线,在所述电缆芯线的外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内护套层、纤维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纤维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相互粘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耐弯曲抗拉橡套移动控制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导体采用第6种柔铜导体,所述束绞的导体芯的绞线节径比不大于8。
所述隔离层以耐高温聚酯带在导体芯的表面绕包或纵包形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导体线束与绝缘层之间绕包或纵包有聚酯带隔离层,可以有效防止因挤出过程中绝缘材料嵌入导体缝隙,从而降低电缆弯曲性能的情况,使电缆的弯曲性能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在导体绞合过程中加入加强钢丝,大大提高了抗拉强度,确保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电气性能,使用寿命长,弯曲性能好。
3、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护套层、纤维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相互粘连在一起,大大增加了电缆的整体抗拉性能,同时采用纤维编织加强层不会降低电缆的弯曲性能。
4、本实用新型中的导体线束采用较小的绞线节径比,以此更进一步提高电缆柔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束、2隔离层、3绝缘层、4内护套层、5纤维编织加强层、6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中以导体和钢丝共同束绞构成导体束1,在导体束1的外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隔离层2和绝缘层3构成控制线芯,由多根控制线芯绞合构成电缆芯线,在电缆芯线的外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内护套层4、纤维编织加强层5和外护套层6;内护套层4、纤维编织加强层5和外护套层6相互粘连成一体。
具体实施中,导体采用第6种软铜导体,导体束的绞线节径比不大于8。
隔离层2以耐高温聚酯带在导体芯1的表面绕包或纵包形成;内护套层4外护套6均采用高强度柔软型橡皮挤包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探测用调压脉冲信号电缆
- 下一篇:一种蓝光激光视盘机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