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9595.X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顺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23/06 | 分类号: | B66C23/06;B66C23/08;B66C23/68;B66C23/8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王挺 |
| 地址: | 230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火电厂冷却水塔施工的折臂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的出台,国内火电设备也迅速由小机组向大机组发展,1000MW机组已成为目前主力机组,同时冷水塔也已从6000m2发展到13000m2,而冷水塔的外部轮廓呈双曲线形,也即冷水塔的上部和底部的直径大,中间的直径小,因此使得原有的起重机械设备不能适应施工的需要,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其能够满足双曲线冷水塔的施工要求,施工效率高且安全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设置在塔身上侧的起重臂为折臂式,塔身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起重臂和平衡臂的变幅机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臂设置为折臂式,因此其可以方便地在双曲线冷水塔中展开施工,同时当施工完毕后,塔机又可折臂并通过水塔喉部拆除。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易于施工且便于拆除,施工效率高且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塔身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10,设置在塔身10上侧的起重臂20为折臂式,塔身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起重臂20和平衡臂30的变幅机构。
由图示可得,由于本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20为折臂式,也即由于本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20在施工时可以弯折,因此本塔式起重机极为适用于双曲线冷水塔施工,当施工在冷水塔的底部和上部时,由于冷水塔塔身的直径较大,因此起重臂20的弯折程度较小;当施工在冷水塔的中部时,由于冷水塔塔身的直径较小,因此起重臂20的弯折程度较大。由上述可知,本塔式起重机施工速度快,且施工质量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的起重臂20包括互相铰接的主臂21和副臂22,主臂21和副臂22之间设置有拉索撑架23,拉索撑架23的一端与主臂21和副臂22同轴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
变幅机构中的主臂拉索211的一端固定在主臂21上,另一端绕过设置在塔身10顶部的支撑架50滑轮与平衡臂30相连;
第一副臂拉索221的一端固定在副臂22上,另一端绕接在靠近拉索撑架23端部的滑轮处,第二副臂拉索222的一端绕设在拉索撑架23端部的滑轮处,另一端绕过设置在塔身10顶部的支撑架50滑轮与平衡臂30相连;
所述的主臂拉索211与副臂拉索221相互配合,使得主臂21在变幅时,副臂2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当施工需要变幅时,启动电机使变幅机构动作,变幅机构运行使主臂21向上仰起,同时第一副臂拉索221和第二副臂拉索222相配合使得副臂2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实现了起重臂20的折臂变化,所述的变幅机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所述的起重臂20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起重臂20的上弦杆设置为无缝钢管,下弦杆设置为矩形钢板,所述矩形钢板兼作起重小车水平运行的轨道。
所述的主臂21和副臂22的长度比例为3∶2~1∶1。
主臂21长度为29m,共分三节;副臂22长度分为20m、25m、30m三种,小臂各节间通过销轴连接且可以互换装配。
所述的主臂21与水平线的夹角幅度为0~90°,优选为15~75°,特别适用于冷却水塔、电视塔等特殊塔型建筑物的施工,并便于拆卸。
所述的拉索撑架23为由无缝钢管焊接而成的格桁结构,结构强度高且承载力大。
所述的支撑架50设置为门形钢架,支撑架50的底端与塔身10的顶部铰接,上端设置有变幅滑轮组,所述的支撑架50与平衡臂30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二者的撑杆40。所述门形钢架的主杆横断面为工字状,所述的撑杆40便于支撑架安装就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塔身10的两侧自下而上设置有若干层缆风绳60。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塔身10上的缆风绳60设置为4层,缆风绳60之间的层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所述的塔身10由底座、基础节、标准节、锚固节组成,塔身10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均为抱瓦连接,自下而上的各层缆风绳60在塔身10上的设置位置的高度比例为1∶1.6∶2.1∶2.6~1∶1.6∶2.2∶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顺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顺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5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池安全管理
- 下一篇:具有镜层的薄膜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