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超高压卸荷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8793.4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三水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168 | 分类号: | F16K17/168;F16K31/1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郑晋周 |
地址: | 030003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超高压 卸荷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卸荷阀,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工作介质400Mpa液体的超高压流体控制系统的集成式超高压卸荷阀。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流体控制系统的压力越来越高,这需要有一套安全耐用无泄漏的卸压装置,而普通型式的卸压装置耐压低,密封性差,易泄漏,无法满足超高压系统压力稳定的要求。为了克服以上缺陷,开发出具有手动安全卸荷、液动自动卸荷及卸荷速度调节为一体的超高压卸荷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卸荷阀不适应于超高流体控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靠无泄漏、操作方便的集成式超高压卸荷阀。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成式超高压卸荷阀,结构包括阀体,阀体一侧设有进液口,阀体内设有连同进液口的进液体流道,阀体上设有手动卸荷阀和液动卸荷阀,进液体流道分别通过两个流道连通手动卸荷阀和液动卸荷阀,手动卸荷阀下端设有球形垫,液动卸荷阀下端设有球形密封;阀体一侧设有手动卸压调速阀,手动卸压调速阀和进液体流道连通,手动卸压调速阀内为针式阀芯,针式阀芯插于进液体流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将手动卸荷与自动卸荷结合为一体,结构紧凑,操作安全,控制方便,无泄漏,使用安全可靠;所有高压连接接口采用金属材质的球形垫密封,材质为3Cr13,经退火处理,靠外力挤压变形而密封;液动卸荷阀的阀座和液动卸荷阀阀芯采用非金属针式密封,材质为陶瓷材料。靠油缸压力使液动卸荷阀阀芯锥面与液动卸荷阀阀座接触形成线密封;耐压高,工作压力400Mpa;卸荷调速阀采用非金属针式阀芯,材质为陶瓷材料,手动调节卸荷速度。卸荷速度无极可调,卸荷速度可控;工作方式有常开、常闭两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动卸压调速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阀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缸、2-液动卸荷阀、3-手动卸荷阀、4-手动卸压调速阀、5-阀体、6-进液体流道、7-球形密封、8-液动卸荷阀阀座、9-液动卸荷阀阀芯、10-球形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集成式超高压卸荷阀,结构包括阀体5,阀体5一侧设有进液口,阀体5内设有连通进液口的进液体流道6,阀体2上设有手动卸荷阀3和液动卸荷阀2,进液体流道6分别通过两个流道连通手动卸荷阀3和液动卸荷阀2,手动卸荷阀3下端设有球形垫7,液动卸荷阀2下端设有球形密封10;阀体5一侧设有手动卸压调速阀4,手动卸压调速阀4和进液体流道6连通,手动卸压调速阀4内为针式阀芯,针式阀芯插于进液体流道6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程序:(图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的方向):
本阀如图示意液体进入阀体5流到手动节流阀4后,分为两路:一路流到液动卸荷阀2,液压系统控制油缸1动作,使液动卸荷阀阀芯9与电动卸荷阀阀座8分开,从而卸荷;另一路流到手动卸荷阀3,人为松动手动卸荷阀3使手动截止球形垫7与阀体5分开,从而卸荷。如需改变卸荷速度,可手动调节卸荷调速阀4,即可无极改变卸荷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三水银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三水银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8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