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紫外光敏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8507.4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3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丁继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光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H01L31/09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紫外 光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接受紫外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的光敏器件,特别是用于监测紫外火焰的光敏管。
背景技术
通过接收紫外光,将其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火焰检测,是工业窑炉中火焰监测常用的一种方式。目前使用的紫外光敏管的基本结构,是将一个透明材料的密封壳体与芯柱封接后,在密封壳体的封腔中设置有相互靠近(多为在顶部靠近)的两电极,其引脚分别穿过芯柱外伸用于与外电路连接。其中两电极均为截面呈圆形或类圆形的丝状结构。由于这类光敏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其电极将所接受的来自火焰的紫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出的,因此电极接受紫光的性能可直接影响其对火焰监测的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改进的紫外光敏管,以进一步提高其对火焰监测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紫外光敏管的基本结构,同样是使透明材料的密封壳体与芯柱封接,并在密封壳体的封腔中以相互靠近(例如在其顶部)方式设置有两电极,电极的引脚分别穿过芯柱外伸用于与外电路连接。其中,在密封壳体的封腔中设置的两电极中,一个电极的受光部位为宽度大于厚度的片状结构。
根据使用中对紫外光敏管的安装方式或习惯的不同,其中所说受光部位宽度大于厚度的片状结构电极在密封壳体封腔中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与光敏管的径向平面平行或斜交等相应方式设置。
由本实用新型所说紫外光敏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增大了电极中受光部位的感光面积,将有利于提高其对来自火焰的紫外光的接受性能。因此,与目前常规形式的同类光敏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明显提高感光灵敏度和对火焰的监测灵敏度。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紫外光敏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紫外光敏管中,透明材料的密封壳体2与芯柱1封接,在密封壳体2的密封腔中以顶部相互靠近设置的两电极3,4,其引脚分别穿过芯柱1外伸,用于与外电路连接。其中两电极中之一的电极4,其受光部位为宽度大于厚度的片状结构。在密封壳体2的密封腔中,该受光部位宽度大于厚度的片状结构电极4及与之对应的电极3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与光敏管的径向平面平行或斜交等相应方式设置。图中所示的是一种与光敏管的径向平面相平行的设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光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旭光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8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反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子卧式拉力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