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输液报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8392.9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松芳;李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香 |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输液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病人输液时可安全报警的全自动输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现在在病人输液时,需要医务人员随时陪护.但是在病人较多时,往往由于一时照顾不到,很容易造成液体滴尽没有及时拔针,发生医疗事故,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人工看护输液的弊端,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的全自动输液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支撑弹簧4固定在壳体1内底中部,且用三叉棒3连接装置在壳体1内上中部的活动支板2,输液瓶5活动置于活动支板2左中部,挂钩6装置在线路板12上顶部,报警机构装置在壳体1右上部的线路板12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设计了弹性支撑报警装置,精密计算出弹性系数和输液瓶重量的关系,在液体滴净时及时报警提示医务人员拔针,保护了病人的安全,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支撑弹簧4固定在壳体1内底中部,且用三叉棒3连接装置在壳体1内上中部的活动支板2,输液瓶5活动置于活动支板2左中部,挂钩6装置在线路板12上顶部,报警机构装置在壳体1右上部的线路板12上。报警机构的固定金属触头7、活动金属触头13、电源8和开关9串联装置在线路板12上,且由床位号10和装置在护士室内的叫号机11连接,活动金属触头13下导线连接在活动支板2的上端。
使用时,先把输液瓶活动置于活动支板左中部,由于重力作用,活动支板下弹簧被压低,拉动下导线使两触头分开,线路不通,既可输液。在输液瓶内的液体滴尽时,弹簧升高推动活动支板上升,上推下导线使两触头接触,闭合回路,线路导通,通过床位号使装置在护士室内的叫号机报警,医务人员马上拔针处理既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香,未经李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8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器
- 下一篇:能监测液体余量的输液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