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8288.X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伦;郑永刚;将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信电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马柯柯 |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断路器 专用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断路器上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绝缘性比较差,其带电体距离接地体比较近,容易出现对地电弧,安全性差,容易损坏和出现事故。另外,为提高绝缘性,包覆绕组的树脂厚度较厚,整体重量大,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优良。
一种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其中:包括托盘、接线盒、一次绕组、二次绕组、接地体、一次出线绝缘柱、带电体,二次绕组套装一次绕组后经真空浇注包覆在浇注体内,浇注体下侧面固定在接线盒上侧面上,接线盒下侧面固定在托盘上;一次出线绝缘柱穿过接地体并穿入浇注体内,一次出线绝缘柱与接地体、浇注体之间分别固定,接地体与浇注体之间设置绝缘层;两个带电体从一次出线绝缘柱内轴向穿过设置,两带电体的下部分别电连接浇注体内一次绕组的两端,带电体的上部穿出一次出线绝缘柱,一次出线绝缘柱外包覆绝缘伞裙。
所述的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一次出线绝缘柱的长度大于260毫米。
所述的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的浇注体材料采用电工级专用树脂。
所述的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浇注体与接地体之间的绝缘层朝外的侧面设置为从浇注体上侧面到接地体下侧面之间呈轴向内凹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带电体轴向穿过一次出线绝缘柱与浇注体内的一次绕组电连接,这样就增加了带电体对地的直线距离,另外,一次出线绝缘柱外包覆绝缘伞裙,这样更增加了带电体对地之间的绝缘性,如此设计可有效提高带电体对地的爬电距离,爬电比距增大,防闪污、全工况,在等同计量、监控、保护性能不减的情况下,可缩小浇注所述浇注体的树脂厚度,减小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整体重量,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流互感器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流互感器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流互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真空断路器专用电流互感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托盘9、接线盒6、一次绕组2、二次绕组1、接地体7、一次出线绝缘柱3、带电体8,二次绕组1套装一次绕组2后经真空浇注包覆在浇注体10内,浇注体10下侧面固定在接线盒6上侧面上,接线盒6下侧面固定在托盘9上;一次出线绝缘柱3穿过接地体7并穿入浇注体10内,一次出线绝缘柱3与接地体7、浇注体10之间分别固定,接地体7与浇注体10之间设置绝缘层11;两个带电体8从一次出线绝缘柱3内轴向穿过设置,两带电体8的下部分别电连接浇注体10内一次绕组2的两端,带电体8的上部穿出一次出线绝缘柱3,一次出线绝缘柱3外包覆绝缘伞裙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出线绝缘柱3的长度设置为大于260毫米。两个带电体8轴向穿过一次出线绝缘柱3与浇注体10内的一次绕组2电连接,这样就增加了带电体8对地的直线距离,另外,一次出线绝缘柱外包覆绝缘伞裙,这样更增加了带电体对地之间的绝缘性,如此设计可有效提高带电体对地的爬电距离,爬电比距增大,防闪污、全工况,在等同计量、监控、保护性能不减的情况下,可缩小浇注所述浇注体的树脂厚度,减小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整体重量,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浇注体10材料采用电工级专用树脂。
所述浇注体10的外壁呈外凸的弧面流线型设计,浇注体10与接地体7之间的绝缘层11朝外的侧面设置为从浇注体10上侧面到接地体7下侧面之间呈流线型的弧面。这种流线型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整体线条流畅、过渡自然,非常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信电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信电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8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