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干燥尾气余热梯级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7979.8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9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选友;耿文广;马训强;柴本银;张文克;王超生;罗光亮;杨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干燥 尾气 余热 梯级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梯级回收系统,尤其是能回收干燥作业中尾气显热和潜热的新型干燥尾气余热梯级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干燥耗能约占工业生产总能耗的12%,其中流化干燥工艺中尾气携带了输入系统总热量的80%左右,回收干燥过程中的余热对整个工业节能减排具有深远的的意义和必要性。但由于干燥机尾气的温度较低(70~150℃),利用传统换热器进行回收效率较低,且占用空间大,缺少低成本高效率的换热方法和换热装置,目前对工业生产干燥机的尾气进行余热回收仍未取得明显的进展,尤其是干燥尾气中的汽化潜热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干燥尾气余热梯级回收系统,它可有效回收干燥尾气余热,不仅能有效回收尾气显热,还能回收尾气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干燥尾气余热梯级回收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显热回收装置和至少一个潜热回收装置,两者串联;其中显热回收装置与干燥作业装置尾部相连通,接收干燥设备的尾气以及泵入的热介质;潜热回收装置则与热用户和排空设备连接。
所述显热回收装置为振荡流热管换热器。
所述潜热回收装置为热泵机组。
本实用新型在干燥作业的尾部设置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换热器内工质通过脉动传热将热量由加热段传输至冷凝段,回收余热用于加热新风等功用。与振荡流热管换热器交换热量之后的干燥尾气中仍含有大量的水蒸汽汽化潜热,在振荡流热管换热器的后部设置热泵蒸发器,即在第二级热回收系统中设置热泵机组,有效吸收干燥尾气中汽化潜热,最大限度的回收余热,实现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优点为,振荡流热管换热器热效率高,均温特性好,传热方向可逆,体积小,热响应迅速,还具有安装方便、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阻力损失小、进排风流道便于分隔、互不渗漏等优点;热泵机组在吸收水蒸气汽化潜热方面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梯级回收干燥尾气余热工艺的流程图。
其中,1.振荡流热管换热器,2.热泵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它包括一个振荡流热管换热器1和一个热泵机组2,两者级联;其中振荡流热管换热器1与干燥作业装置尾部相连通,接收干燥设备的尾气以及泵入的热介质(空气或水);热泵机组2则与热用户和排空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来自干燥机的尾气首先进入振荡流热管换热器1,换热器加热段受热后工质自激脉动传热至冷凝段,使泵入的空气或水的温度提升;然后干燥尾气进入二级换热器——热泵机组2,热泵回收大量的汽化潜热后将热量传输给空气或水,然后供给热用户,尾气则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