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连接管带侧拉式输液针导管的输液袋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7475.6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鹏;丁小川;余佑廷;田洪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连接 管带 侧拉式 输液 导管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输液袋配件。
背景技术
现有输液袋的配件包括管体座(接口)和密封盖两个部件,在生产输液袋时先将管体座与塑料薄膜热合焊接,灌入药液后再将密封盖与管体座热合焊接。这种制造方法增加了一道焊接工序,在制袋灌封机上必须增加焊接工位,从而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而且在生产输液袋时易造成污染。现有密封盖又由三部分组成:内盖、外盖和置于内盖和外盖之间的橡胶垫片(如聚异戊二烯垫片)。在输液时用树脂针穿透橡胶垫片和内盖,与药液接触后实现输液。由于橡胶垫片和内盖较厚,在穿刺过程中,橡胶垫片和内盖都易掉屑,常导致药液被污染;穿刺阻力大,不易操作;此外,这种组合塑料密封盖的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输液袋时,输液袋配件只要一道焊接工序,组成输液袋后被污染的几率低,输液时穿刺不易掉屑,易于穿刺,且生产成本较低的输液袋配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
圆形连接管带侧拉式输液针导管的输液袋配件,包括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和连接管体7两段的连体结构,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端口边缘向外延伸成焊接环2,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与连接管体7交界处外壁向外延伸成手握环12,其特征在于: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中空设有密封隔膜3,焊接环2上密封有密封片4;紧接密封片4的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侧壁上设有易拉圈5,易拉圈5上连接拉片6。
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和连接管体7内空能相通,其内空最好是圆形,只是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中空设有输液针易刺穿的密封隔膜3,焊接环2用于与密封片4连接,手握环12用于输液时手握稳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和连接管体7。易拉圈5的位置在密封隔膜3和密封片4之间,易拉圈5的壁厚比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的其它侧壁部位薄,易拉圈5上连接拉片6。
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内径小于或等于连接管体7内径。
为了方便拉掉易拉圈5及拉掉易拉圈5后的美观,将易拉圈5做成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壁外侧上基本平行的两条凹陷的连线之间的环形圈,其凹陷深度大约为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的管壁厚度的4/5~2/5。
密封隔膜3为一平面或成浅“V”形,“V”形的凹面是面对密封片4,如密封隔膜3成浅“V”形,输液树脂针穿过密封隔膜3时就能找准密封隔膜3的中间部位,不会刺向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侧壁。
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用于输液时插入输液针;密封片4用于保持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的卫生;密封隔膜3用于密封输液袋内的药液;易拉圈5和拉片6组成易拉开装置,使其能很容易去掉密封片4,露出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的内空,供输液针插入。
连接管体7有两个作用,一是一端内空与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相通作为输液通道,二是另一端的外侧壁用于与输液薄膜密封连接合成输液袋,即连接管体7的开口段部分作为圆形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侧拉式输液针导管和连接管体设为一次成形的整体,使用本实用新型生产输液袋时可减少一道侧拉式输液针导管和连接管体的焊接工序,组成输液袋后降低了药液被污染的几率;在穿刺过程中不易掉屑,易于穿刺;且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是侧拉式输液针导管、2是焊接环、3是密封隔膜、4是密封片、5是易拉圈、6是拉片、7是连接管体、12是手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圆形连接管带侧拉式输液针导管的输液袋配件
用聚丙烯粒料一次注塑成型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和连接管体7的联体结构;但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中空有密封隔膜3;用聚丙烯粒料注塑成型密封片4。
各部分结构如下:
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端口边缘向外延伸成焊接环2,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与连接管体7交界处外壁向外延伸成手握环12,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中空设有密封隔膜3,焊接环2上密封有密封片4;紧接密封片4的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侧壁上设有易拉圈5,易拉圈5上连接拉片6。将密封片4焊接到侧拉式输液针导管1的焊接环2上,即得到圆形连接管带侧拉式输液针导管的输液袋配件。连接管体7的开口段部分作为圆形连接管与输液袋薄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7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一次性医疗用品销毁消毒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药片分拣孔的药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