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6940.4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军;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47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套 双工 位珩磨分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套珩磨机,尤其涉及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干式气缸套内孔珩磨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使用的珩磨机多采用一套锥面相互配合的弹性套夹具,当夹紧时油缸拉紧使得弹性套内孔收缩夹紧气缸套外圆。这种定位夹紧方式,由于对弹性套锥面制做要求很高,并且弹性套材料处理的均匀性对夹具精度影响也很大,珩磨内孔效果不好。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夹具,该新型夹具主要特点是在夹紧时首先使用一套液压装置使夹具体内孔变形与气缸套外圆一致,以达到精确定位,然后使用另一套液压装置从上端面压紧气缸套进行珩磨,但由于原有的双工位珩磨机液压夹紧装置有限,采用该夹具后只能供一个工位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通过一个油路同时提供两个工位的不同工作状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包括弯板、分油器底座、两个气缸套工装,分油器底座和两个气缸套工装固定装在旋转工作台上,还包括转子、定子、连接固定装置,所述转子与分油器底座固定连接,定子下端与转子转动连接,定子上端通过连接固定装置与弯板固定;两个气缸套工装侧面分别设置有夹紧油缸,转子上分别设有双工位的进出油路,此油路的进、出油口分别与两个气缸套工装上的夹紧油缸的进、出油口连接;定子上端设有总进出油路,定子下端设有与转子双工位进出油路相对应的双工位进出油路。
所述螺帽与弯板之间固定有防转装置。
所述的夹紧油缸为三个。
所述的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套、连接杆和螺帽,定子上端通过连接套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通过螺帽与弯板固定。
所述螺帽为双螺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洁有效的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通过一套油路,实现双工位的反向操作,即在一个工位处于夹紧状态加工气缸套时,另一个工位处于松开状态安装工件,实现双工位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分油系统的定子通过连接杆和螺帽与压紧油缸的弯板巧妙结合,不仅便于调整弯板的变形,而且大大提高了弯板的刚性,使弯板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图3的A-A视图;
图6为图3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包括分油器底座1、转子2、定子3、连接套4、连接杆5、止转盘7、螺帽(降帽8),分油器底座1固定在旋转工作台30上,转子2通过螺栓与分油器底座1连接,定子3上端通过连接套4与连接杆5连接,连接杆5通过降帽8与弯板6固定连接,弯板6上固定有压紧油缸19。降帽8与弯板6之间设计有防转装置,即止转盘7,止转盘7为现有技术,止转盘7与弯板6通过螺栓连接,止转盘7能够防止定子3转动;调整降帽8可以调整弯板6的变形,使压紧油缸19垂直压紧气缸套20端面。气缸套工装11与气缸套工装12均设置在旋转工作台30上,气缸套工装11处于工位1,气缸套工装12处于工位2,气缸套工装11侧边通过螺栓固定有油缸16、17、18,气缸套工装12侧边通过螺栓固定有油缸13、14、15。转子2上分别设有工位1、工位2的进出油路,工位1的进油口31和出油口32分别通过油管与气缸套工装11上的油缸16、17、18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工位2的进油口34和出油口33分别通过油管与气缸套工装12上的油缸13、14、15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定子3上端设有总进出油路,定子3下端设有与转子工位1、工位2进出油路对应的进出油路。
定子3上的进出油路设置如图4、图5、图6所示,定子3下端设置的工位1的进油路45与工位2的出油路46,下端设置的工位1的出油路47与工位2的进油路48相反,使工位1与工位2处于相反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的气缸套双工位珩磨分油系统,定子3总进油口41、总出油口42分别与机床的液压装置的进、出油口连接,如图4所示。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当气缸套工装11在工位1时(加工工位),气缸套工装11侧面夹紧油缸16、17、18的后腔油路接口通过转子2上端的工位1进油孔31与定子3上端的进油孔43接通,液压油从总进油孔41进入,沿内部油路51向下,经内部油路52,进入定子3上端经过进油路45到达油路端部,经油路端部进入转子2的工位1进油孔31,通过转子油路进入气缸套工装11侧面夹紧油缸16、17、18的后腔,推动夹紧油缸16、17、18向前移动,夹紧工件,由珩磨杆22和珩磨头21来对气缸套20进行珩磨;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此时定子3下端内部进油路53经由定子下端进油路48到达油路端部,经油路端部进入转子2的工位2的进油孔34,通过转子油路进入气缸套工装12侧面夹紧油缸13、14、15的前腔,推动夹紧油缸13、14、15向后退,松开工件,然后进行工件安装。当工件加工完成后,进行下一轮的操作。这样当工位1的工件处于加工状态时,工位2的工件正好处于安装状态,实现了双工位的不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6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双位固定连体曲柄
- 下一篇:热泵空调的高压储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