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脚凳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6045.2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6/02 | 分类号: | A47C16/02;A47C4/04;A47C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脚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折叠的脚凳。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脚凳的结构主要由凳面和凳脚组成,通常凳脚设置为固定的形状,该固定形状的凳脚比较占地方,搬运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搬运方便、不占空间且可储物的可折叠脚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的脚凳,包括凳面和凳脚,凳脚包括围成四面支撑体的前撑板、后撑板、左撑板、右撑板及可拆装地装置在四面支撑体围成的内腔底部的底板,其中左撑板和右撑板中间设置有可使四面支撑体折叠起来的竖折边。
底板的安装结构可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在四面支撑体围成的腔体底部设有用于承托底板的托布,底板搁置在托布上,且底板上表面设有拉带。也可以是在四面支撑体围成的腔体底部内壁设有用于承托底板的托块,底板搁置在托块上。
折叠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是在前撑板、后撑板、左撑板、右撑板外包裹有人造革或绸子或布料,前撑板、后撑板、左撑板、右撑板之间以及竖折边通过包裹材料可折叠连接。也可以在前撑板、后撑板、左撑板、右撑板之间以及竖折边通过活页连接。
为使凳面和凳脚连接结构稳定,凳面下部设有可嵌入四面支撑体内腔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由于凳脚采用四面支撑体及底板组成,且左撑板和右撑板中间设置有竖折边的结构,当搬运或不使用时,可把凳脚折叠起来,既方便运输又不占空间,同时,四面支撑体和底板也构成了一个可容盛物品的箱体,使脚凳具有储物的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凳脚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脚凳的结构由凳面1和凳脚2组成,凳脚2包括围成四面支撑体的前撑板21、后撑板22、左撑板23、右撑板24及可拆装地装置在四面支撑体围成的内腔底部的底板25,左撑板23和右撑板24中间设置有可使四面支撑体折叠起来的竖折边26。凳面1下部设有可嵌入四面支撑体内腔的凸台11。
底板25的安装结构可有多种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是在四面支撑体围成的腔体底部设有用于承托底板25的托布,底板25上表面设有拉带251。也可以是在四面支撑体围成的腔体底部内壁设有用于承托底板25的托块。
前撑板21、后撑板22、左撑板23、右撑板24外包裹有人造革或绸子或布料,前撑板21、后撑板22、左撑板23、右撑板24之间以及竖折边26通过包裹材料可折叠连接。前撑板21、后撑板22、左撑板23、右撑板24之间以及竖折边26也可以通过活页连接。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采用前述人造革或绸子作为连接方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未经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6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