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控管铆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6032.5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华;钟立松;王彩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8;B21J1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控管 铆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磁控管的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磁控管的自动铆接设备。
背景技术
磁控管装配完成后一般采用螺钉连接、焊接或铆接的方式把上磁扼与下磁扼紧固在一起,参见图1所示的上磁扼截面图,图2所示的下磁扼截面图,采用铆接的方式紧固的磁控管一般在下磁扼的边沿位置设置有弯折的扣钩50,上磁扼的边沿位置设置有凹形卡口,凹型卡口的外侧壁设置有铆接条60,在铆接时通过压力将铆接条向扣钩方向压弯并与扣钩相扣合,从而实现上、下磁扼的紧固而形成完整的磁扼。
现在铆接过程中常采取人工操作夹具和压板来实现,具体是在使用时把磁控管的下磁扼放入夹具中,合上上磁扼,夹具中设有沿轨道槽往复移动的铆接头,铆接头与上磁扼的凹形卡口的侧壁位于同一直线上。压板底面设置与下磁扼大小相匹配的定位块及迫使铆接头水平移动的驱动件,当压板向下压时,定位块紧贴下磁扼的外壁,驱动件竖直插入铆接头轨道槽的外侧,同时迫使铆接头眼轨道槽向内侧移动,将上磁扼凹形卡口外侧壁的铆接条压弯,使之与下磁扼的扣钩相扣合,这种加工装置常需要因磁控管的磁扼尺寸的变化而改变,定位不够精确,制造一致性和稳定性差,同时效率也很低。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公告号CN101450368A公开了一种磁控管的铆接加工装置,包括机身及设置在机身上用于固定磁控管的定位座及水平运动的铆接头,且定位座设置在升降平台表面,磁控管需要定位在固定座上后再随升降台升到铆接头的水平前方,完成铆接后再随升降台降回原位,并取走完成铆接后的磁控管,这样的铆接装置定位座只在高度方向上做上下升降运动,无法水平运动,只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了限位,前后方向没有限位,容易产生位置转动,引起铆接位置与铆接头错位现象,从而导致铆接不到位或铆接错误,导致报废率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铆接快速准确,加工效率高的磁控管铆接装置,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磁控管铆接装置,包括机身、铆接头,机身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驱动铆接头指向铆接部位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机身前后方向设置有一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水平滑动的磁控管定位座,水平导轨后部设有能调整固定磁控管定位座的限位装置;所述机身顶部设有能上下垂直运动的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有对磁控管进行上下垂直定位的第一压紧件和对磁控管进行前后水平定位的第二压紧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下部设置有对磁控管磁扼进行上下垂直方向定位的第一压紧件,第一连接件前后两端下部分别设置有能水平运动的第三驱动气缸,第三驱动气缸的气缸头端部设有对磁控管磁扼进行前后水平方向定位的第二压紧件。
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三驱动气缸上分别设置有行程开关和延时开关。
所述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与磁控管磁扼是接触部为橡胶或塑料层。
关于铆接头的设置,一种方案是所述铆接头尾部与第一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头部穿过设置在机身上的刀座定位孔指向预设定的磁控管铆接部位,在第一驱动气缸与刀座之间设置有回弹机构。
另一种方案是,所述铆接头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一驱动气缸的气缸头与第二连接板连接。
上述两种方案均在所述铆接头设置有护铆头和铆头。
所述定位座与磁控管的滤波盒内空尺寸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第一压紧件和定位座对磁控管上下进行了限位,第二压紧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了限位,左右两侧的铆接头同时工作,也均衡了铆接时对铆接条的铆接力,实现了对磁控管的精准铆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避免了因铆接不到位而形成的返工现象,大大降低了磁控管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磁控管上磁扼的截面示意图;
图2磁控管下磁扼的截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从定位座顶部看向定位座的局部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铆接头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铆接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6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旋转灌砂装置
- 下一篇:定位替换式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