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整面分流输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5970.3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星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星愿 | 
| 主分类号: | B65B35/40 | 分类号: | B65B35/40;B65B35/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永强 |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流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面类食品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层面面块输送包装的分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面块的生产中,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用于加工这些工序的特定设备之间相互连接配合就构成了一条生产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在人们的主食中,粉面类食品在人们的主食中比重越来越大,因此,面食品需要高程度大规模的的自动化生产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粉面生产一般都进入了机械化的生产,并且逐渐趋向于高程度的自动化生产,在构成自动化生产线的各种设备中,输送设备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输送环节。现有技术的面块生产中,在面块成型后,需要通过输送设备运往到下了一工序进行包装,在这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同一批输出的面块进行分流输送,使面块通往预设的包装区,面块在输送带上输送,由于分流口由宽变成窄,并排输出的面块行走至窄口时容易出现相互挤压的现象,影响分流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整面分流输送机,能够使并排同步输入的面块最后呈前后位置差输出,消除因分流口变窄出现面块之间相互挤压的现象,减少自动化生产不稳定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整面分流输送机,包括机架、分流输送装置、推杆装置,所述分流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循环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循环传动机构上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前部上方设有落面承载区,所述输送带后部上方设有若干分流区,分流区入口宽度比出口宽度大;所述推杆装置包括第二循环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循环传动机构上设有若干推杆,所述推杆位于落面承载区上方;所述落面承载区一边延伸设有若干槽道,所述各个槽道的长短不一。面块经过一系列加工后,最后需要进行输出包装工序,在包装之前一般需要经过分流输送,使面块分别输送至不同的包装区进行包装。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输送机中,第二循环传动机构带着推杆作重复的前后运动,当加工成型的面块排列整齐的掉落在落面承载区上后,推杆将整一排的面块一起向分流输送装置推送,由于落面承载区上的槽道长短不一,使同一水平排列的面块进入输送带的时间不同,槽道越短,该槽道内的面块进入输送带时间越早;又由于输送带的运行速度比推杆的速度快,先进入输送带上的面块行走路程越长,最后,当落面承载上的所有面块进入输送带后,各个面块在输送带上会出现位差,正由于各面块之间的错位,使得面块行走至窄口时不容易出现相互挤压的现象。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循环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组、被动链轮组,所述电机与主动链轮组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组与被动链轮组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推杆固定在链条上。
作为改进,所述落面承载区分为第一落面承载区、第二落面承载区、第三落面承载区,每个落面承载区中设有若干长度依次递增或递减的槽道;所述分流区对应落面承载区分为第一分流区、第二分流区、第三分流区。
作为改进,所述分流区由若干倾斜设置的导向杆围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分流输送装置中,落面承载区具有长短不一的槽道,且推杆速度慢于输送带速度,能够使并排同步输入的面块最后呈前后位置差输出,消除因分流口变窄出现面块之间相互挤压的现象,减少自动化生产不稳定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星愿,未经冯星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