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粉加湿搅拌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5884.2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潘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明坚 |
| 主分类号: | B01F7/08 | 分类号: | B01F7/08;B01D4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微分加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微粉加湿搅拌机。
背景技术
传统陶瓷行业对环境污染严重是众所周知的,今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陶瓷企业在窑炉等设备上均配备有尾气、除尘系统,产生的效果也相当明显。作为原料的微粉,在运输、堆放储存,特别是加高堆放过程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今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微颗粒进入人肺后,有一定数量的颗粒永远无法排出,这种无法排出的颗粒与尘细胞接触后,会杀死相当一部分的细胞,死亡的细胞附着在颗粒上,会越来越大,甚至诱发肿瘤,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在微粉的运输储存过程进行加湿处理,以减少微分颗粒进入人体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节省了大量密封储存仓的投资,而且能解决微粉堆放过程会扬尘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的微粉加湿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粉加湿搅拌机,连接微粉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料筒及其内设置的由电机带动的螺旋搅拌装置,料筒上设置有入料口、出料口以及进水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旋搅拌装置包括贯穿料筒中心线的轴杆以及轴杆上设置的搅拌叶,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料筒的后部。
所述入料口与微粉输送机之间连接密封布带,出料口外设置有向上倾斜的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粉经过微粉输送机密封输送到螺旋搅拌装置,螺旋搅拌装置入料口与微粉输送机的连接用布密封扎住,有效防止微粉外扬造成扬尘。
2、本实用新型的微粉在螺旋搅拌装置里与水混合,螺旋搅拌装置的螺旋把微粉与水的混合物往出口方向推进,物料在螺旋搅拌袋的前端可被搅拌叶搅拌成均匀湿度的微粉,均匀湿度的微粉从螺旋搅拌装置的出口流到输送带里,经输送带输送进行加高堆放,有效解决微粉加高堆放过程会扬尘造成环境污染,用输送带加高可以节省很多的地方,节省了大量密封储存仓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微粉输送机2、基座3、料筒3-1、入料口3-2、出料口3-3、进水口4、电机5、螺旋搅拌装置5-1、轴杆5-2、搅拌叶6、密封布带7、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粉加湿搅拌机,连接微粉输送机1,它包括基座2、料筒3及其内设置的由电机4带动的螺旋搅拌装置5,料筒3上设置有入料口3-1、出料口3-2以及进水口3-3,入料口3-1与微粉输送机1之间连接密封布带6。其中,螺旋搅拌装置5包括贯穿料筒中心线的轴杆5-1以及轴杆上设置的搅拌叶5-2,出料口3-2对应设置在料筒3的后部,出料口3-2外设置有向上倾斜的输送带7。
使用过程中,微粉在螺旋搅拌装置里与水混合,水从加水口流到螺旋搅拌装置里,螺旋搅拌装置的螺旋把微粉与水的混合物往出口方向推进,物料在螺旋搅拌袋的前端被搅拌叶搅拌成均匀湿度的微粉,均匀湿度的微粉从螺旋搅拌装置的出口流到输送带里,经输送带输送进行加高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明坚,未经罗明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搅拌容器
- 下一篇:二次增湿内循环脱酸反应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