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通道混流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5848.6 | 申请日: | 200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9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贾庆贤;杨九铭;张智;赵夫峰;间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混流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变通道混流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空调市场的竞争的激烈和国家标准的提高,空调器的节能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两排及两排以上的管翅式换热器是空调中最常用的换热器结构,传统的换热器的长U管通常采用直接插到每排换热器,或者根据流路需要只有几个进行斜插;为了降低管内侧压降,通常采用多个流路。这种换热器由于流路过多通常采用分流器,容易导致每个流路制冷剂流量不相同,使换热器每个部分换热相差很大,进而使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性能相对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降低制冷剂管内侧压降,充分发挥换热器每部分的换热性能,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率、适用范围广的变通道混流式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变通道混流式换热器,包括制冷剂管及紧套在制冷剂管外的翅片,其结构特征是制冷剂管的长U管或U形弯头斜插在翅片中,长U管或U形弯头另一侧的流程分成一段以上,每段流程内的背风侧最上面的第一排管为进管,进管与第一笛形管相通,每段流程内的迎风侧最下面的最后一排管为出管,出管与第二笛形管相通;制冷剂从第一笛形管流到进管,最后从出管流到第二笛形管。
所述长U管或U形弯头另一侧的流程分成二段以上,前一流程内的第二笛形管和后一流程内的第一笛形管相通。
所述制冷剂管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扁管形。
所述制冷剂管的截面为圆形,其开孔直径为4mm、5mm、6mm、6.35mm、7mm、7.94mm或9.52mm。
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通道混联式方式,有效降低制冷剂管内侧压降,解决因流路过多导致换热器的每个流路换热不均匀的问题,充分发挥换热器每部分的换热性能,从而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同一流程或不同流程内的制冷剂管的管径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管的截面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每排翅片的片宽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空调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制冷剂管,1.1为第一排管,1.2为最后一排管,2为翅片,3.1为第一笛形管,3.2为第二笛形管,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变通道混流式换热器,包括制冷剂管1及紧套在制冷剂管1外的翅片2,制冷剂管的长U管或U形弯头斜插在翅片中。
当制冷剂管采用一条直管直接折弯成形时,就为长U管;当制冷剂管为二条直管时,就采用U形弯头在该二条直管的端部进行连接。
长U管或U形弯头另一侧的流程为一段时,每段流程内的背风侧最上面的第一排管1.1为进管,进管与第一笛形管3.1相通,每段流程内的迎风侧最下面的最后一排管1.2为出管,出管与第二笛形管3.2相通;制冷剂从第一笛形管3.1流到进管,最后从出管流到第二笛形管3.2。
长U管或U形弯头另一侧的流程为二段时,前一流程内的第二笛形管和后一流程内的第一笛形管相通。前一流程的制冷剂从前一流程内的第二笛形管流到后一流程的第一笛形管内,接着从后一流程的第一笛形管3.1流到后一流程的进管,最后从后一流程的出管流到后一流程的第二笛形管3.2。
制冷剂管1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扁管形;其管型可相同,也可为不同管型的组合。图中仅仅给出了制冷剂管1的截面为圆形的结构。
当制冷剂管1的截面为圆形,其开孔直径为4mm、5mm、6mm、6.35mm、7mm、7.94mm或9.52mm;其管径可相同,也可为不同管径组合。
本实例中为管径相同。每排翅片的片宽可相同,也可不相同。本实例中为片宽相同。
本实施例采用2列制冷剂管的结构,其中的流程分为4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发挥换热器最佳性能。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采用4列制冷剂管的结构。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储物方式门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