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5723.3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江子佳;钟永华;梁德健;林良益;劳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14/04;F21V3/02;F21W131/4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445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罩 一式 两用 灯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箱,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印刷机器内并为印刷机器在印刷时提供光源的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剧了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份额的竞争,使企业越来越重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应用于印刷机器上的灯箱却存在如下的不足:
如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灯箱2包括框架21、灯源、遮光罩22、反光罩23、马达、主动轮、从动轮及皮带(图中未示)。框架21呈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形成收容腔,灯源容置于收容腔内而将收容腔分隔成灯源射出区及灯源反射区。该反光罩23安装在灯源反射区处的框架21上,该遮光罩22容置于收容腔内并位于反光罩23与框架21的内壁之间,该遮光罩22的一端与框架21枢接,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皮带缠绕于主动轮及从动轮上,主动轮与马达连接,马达驱动主动轮旋转,旋转的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而转动的从动轮带动与其连接的遮光罩22旋转而开启或关闭灯源反射区。当需要为印刷机器提供光源时,此时的马达工作,驱动与其连接的主动轮旋转,旋转的主动轮驱动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与从动轮连接的遮光罩22往反光罩23处旋转,进而逐渐开启灯源射出区,使得灯源释放出来的光线通过反光罩23反射出去以满足印刷机器对光源的需求。当不需要光线时,此时马达工作,驱动与其连接的主动轮旋转,旋转的主动轮驱动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与从动轮连接的遮光罩22往光源射出区旋转,进而关闭灯源射出区以达到阻隔灯源往外照射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灯源遮光和反光的完成却需要两块独立的遮光罩22和反光罩23,这一方面会增加灯箱2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使灯箱2整体结构庞大,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该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一方面能降低其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能减少其体积,使得其结构更紧凑以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适应于安装在印刷机器上。所述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包括框架、灯源、驱动机构及集遮光和反光于一体的灯罩。所述框架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收容腔,所述灯源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而将所述收容腔分隔成灯源射出区及灯源反射区。所述灯罩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设置于所述灯源与所述框架的内壁之间,且所述灯罩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枢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灯罩绕所述灯源旋转至灯源射出区时形成遮光罩而遮挡灯源,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灯罩绕所述灯源旋转至灯源反射区时形成反光罩而反射灯源。
较佳地,所述灯罩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灯罩及第二灯罩,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灯罩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枢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灯罩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枢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或第二扇形齿轮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沿所述灯源反射区做相配合的旋转而形成所述反光罩,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沿所述灯源射出区做相配合的旋转而形成所述遮光罩。具体地,所述驱动件为汽缸。通过第一灯罩及第二灯罩组成的灯罩,使得灯罩能更灵活地形成遮光罩和反光罩,从而保证灯罩能更可靠地工作;通过上述的汽缸、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组成的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的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下及控制简单;同时,减少了驱动机构占用本实用新型灯箱的体积,进而减少本实用新型灯箱的体积以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较佳地,所述灯罩具一式两用的灯箱还包括灯支架,所述灯源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灯支架上,所述框架的一侧开设有装拆孔,所述灯支架密闭地穿过所述装拆孔并滑动地装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框架上。具体地,所述灯支架具有滑动导轨,所述框架开设有与所述滑动导轨相匹配的滑动槽。通过所述滑动导轨、滑动槽及装拆孔,使得固定于灯支架上的灯源可快速地装配于框架上;同时,当需要更换灯源时,只需拔出灯支架即可更换灯源,因而提高了灯源的更换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罩在灯源射出区形成遮光罩而遮挡灯源,而在灯源反射区形成反光罩,使灯罩集遮光和反光于一体,从而避免了因单独制造遮光罩和反光罩时所需要的额外成本,以及因同时安装有遮光罩和反光罩时所占用的额外空间,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灯箱的制造成本更低、结构更紧凑以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模块角度可调的路灯灯头
- 下一篇:一种LED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