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空调的风量反馈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5301.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杜荣法;张健;朱亚娟;马吉富;廉晨龙;翟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53 | 分类号: | F24F11/053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风量 反馈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的控制技术,特别是关于中央空调的风量反馈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风机盘管为中央空调常采用的一种风量传输的装置,通常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上,产生一定温度的气流来调节房间里的温度,提供一种舒适的环境温度。
图1即显示现有的一组风机盘管控制系统的示意图结构形态,其基本结构包括控制器,风机,盘管,截止阀,温度传感器。
基本上,中央空调中主要是根据房间温度的设定,快速调整出合适的风量来改变室内温度,但如果风量忽大忽小,会影响房间的舒适度,同时如果风量控制的不合适,也会浪费很多能源。
为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控制电机的几档转速来调整出几档的风量。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实际出风量不清楚,只能根据电机转速调节来调节风量,而风道又根据实际情况的布管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一样的电机转速,出风量是各不相同,只能通过调最大转速来调整室内温度,导致风量过大,能源浪费,忽冷忽热,室内的舒适度明显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缺点,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风量反馈控制装置,以达到风量的快速调整,持续稳定的工作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中央空调的风量反馈控制装置,所述的中央空调包括风机电机、盘管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风量反馈装置包括
设于盘管出口用于检测风量的风量检测装置;
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用于根据预设温度和房间实际温度之差来计算所需风量值的温度PI控制单元;
用于根据风量检测装置得到的实际风量值和温度PI控制单元计算得到的所需风量值之差来计算风机电机的转速控制值的风量PI控制单元。利用PI调节单元,调整电机转速,借此来调整输出风量,实现温度和风量的双闭环控制,达到提高舒适度,节能的效果利用风量检测装置,并以风量作为反馈控制参数,以采用闭环控制方式取代马达转速通过经验值的开环控制方式,实现控制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的出风量快速稳定达到控制范围内的目的,避免风量过大、能源浪费、忽冷忽热的情况发生。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温度PI控制单元及风量PI控制单元均设于控制器中。采用软件实现PI控制,降低成本。
所述的风量PI控制单元通过一设于控制器中的风机驱动单元控制风机电机转速。风机电机为无极调速电机,风量PI控制单元实时 调节风量,达到稳、准、快的控制风量目的。
所述的温度、风量检测装置信号输出信号通过连接线反馈到相应的PI控制单元。实现闭环控制。
有益效果:
利用PI调节单元,调整电机转速,借此来调整输出风量,实现温度和风量的双闭环控制,达到提高舒适度,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风机盘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A是采用现有技术的风量控制曲线图;
图4B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风量控制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中央空调的风量反馈控制装置,中央空调包括风机电机、盘管及控制器,风量反馈装置包括设于盘管出口用于检测风量的风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根据预设温度和房间实际温度之差来计算所需风量值的温度PI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风量检测装置得到的实际风量值和温度PI控制单元计算得到的所需风量值之差来计算风机电机的转速控制值的风量PI控制单元。其中温度PI控制单元及风量PI控制单元均设于控制器 中。风量PI控制单元通过一设于控制器中的风机驱动单元控制风机电机转速。温度、风量检测装置信号输出信号通过连接线反馈到相应的PI控制单元。
中央空调的风量反馈控制方法步骤为:
1)检测步骤,通过安装在盘管出口处的风量检测装置检测风机盘管出口处风量,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测量室内温度;
2)风量计算步骤,将检测得到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差值,温度PI控制单元根据温度差值计算所需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新风顶置式客车空调机组
- 下一篇:液泵循环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