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环火力组合结构的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5250.7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吴伟良;任有忠;胡松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 组合 结构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主要是一种三环火力组合结构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家的燃气灶具燃烧器一般为两环火力或三环火力,两根燃气引射管,一处通路供给炉芯火力,另一处通路则供给外环火力或外环及中环火力,所以其在真正意义上只有两环火力,没有中环火力或中环火力小,以使火力面积小,火力布局又不均匀,这样就造成了燃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需要解决各自的燃气引射、一次空气进入以及二次空气补充的通路问题,而提供一种三环火力组合结构的燃烧器,此燃烧器其结构为三根燃气引射管,并有独立的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和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针对中环火力的燃气引射管及对应燃气混合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三环火力组合结构的燃烧器,由炉头、燃气混合盘、炉芯、火盖组成,所述炉头上设有第一燃气引射管、第二燃气引射管和第三燃气引射管;燃气混合盘上设有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和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第一引射孔和一次空气引入口I分别通过第一燃气引射管与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相连通,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与中环火力出口槽相连通并构成中环火力的结构;第二引射孔和一次空气引入口II分别通过第二燃气引射管与炉芯相连通,炉芯与炉芯火力出火口相连通并构成炉芯火力的结构;第三引射孔和一次空气引入口III分别通过第三燃气引射管与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相连通,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与外环火力出火孔相连通并构成外环火力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燃气混合盘与灶具面板之间设有间隙,形成了与中环火力出口槽相连通的二次空气补给路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环火力出口槽为均匀设置在火盖内圈上多角度的槽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此结构的燃烧器是在炉芯与外环火力之间增加了一环真正的中环火力,增加了火力面积,又使火力布局均匀,中环火力为多角度出火,使火焰形成一种旋转向上,内旋火形状,火力更集中,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完全实现了在真正意义上的三环火力,各环的火力可以独立控制,具有小功率燃烧器的性能,又可以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引射孔1,第二引射孔2,第三引射孔3,一次空气引入口I4,一次空气引入口II5,一次空气引入口III6,第一燃气引射管7,第二燃气引射管8,第三燃气引射管9,炉头10,火盖11,炉芯12,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3,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4,燃气混合盘15,中环火力出口槽16,炉芯火力出火口17,外环火力出火孔18,灶具面板19,二次空气补给路径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三环火力组合结构的燃烧器,由炉头10、燃气混合盘15、炉芯12、火盖11组成,所述炉头10上设有第一燃气引射管7、第二燃气引射管8和第三燃气引射管9;燃气混合盘15上设有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3和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4;火盖11由中环火力和外环火力组合组成。第一引射孔1和一次空气引入口I4分别通过第一燃气引射管7与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3相连通,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3与中环火力出口槽16相连通构成中环火力的结构;第二引射孔2和一次空气引入口II5分别通过第二燃气引射管8与炉芯12相连通,炉芯12与炉芯火力出火口17相连通构成炉芯火力的结构;第三引射孔3和一次空气引入口III6分别通过第三燃气引射管9与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4相连通,外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4与外环火力出火孔18相连通构成外环火力的结构。所述的燃气混合盘15与灶具面板19之间设有间隙,形成了与中环火力出口槽16相连通的二次空气补给路径20。所述的中环火力出口槽16为均匀设置在火盖11内圈上多角度的槽孔。
工作原理:
1、中环火力的燃气从第一引射孔1进入,其所需的一次空气从一次空气引入口I4进入,通过第一燃气引射管7,而进入中环火力燃气混合腔13,经过混合后由中环火力出口槽16出火燃烧,其所需的二次空气从如图3所示通路进入;
2、炉芯火力的燃气从第二引射孔2进入,其所需的一次空气从一次空气引入口II5进入, 通过第二燃气引射管8,而进入炉芯12,由炉芯火力出火孔17出火燃烧,其所需的二次空气从如图3所示通路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膜式壁结构冷渣机
- 下一篇:预防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