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带二次风喷射的十字受热屏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4687.9 | 申请日: | 2009-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1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鸣;王勤辉;方梦祥;施正伦;余春江;周星龙;周劲松;王树荣;高翔;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2B37/10;F23L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二次 喷射 十字 受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带二次风喷射的十字受热屏。
背景技术
随着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大型化和高参数化,炉膛高度不断增加,对于锅炉基础、结构布置和制造成本均带来问题,合理设置CFB锅炉大型化后锅炉炉膛受热面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CFB锅炉二次风的射流动量与密相区床料的流化动量相比较小,使得炉膛截面积不断增大的CFB锅炉的二次风难以到达炉膛中心区域,致使炉膛中心区域处于缺氧状态。试验证明,炉膛中心缺氧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普遍存在,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特别是锅炉飞灰可燃物高,降低了CFB锅炉的燃烧效率。因此CFB锅炉大型化后二次风穿透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需要重点解决。
目前CFB锅炉技术领域有不同的技术方案解决CFB锅炉大型化中存在的问题。申请人阿尔斯通公司提出在炉膛下部设置分隔件的方法(专利公开号CN1643302A),将床面分为两个部分,分隔件上垂直炉膛纵向设置热交换管面板,作为水冷壁的扩展受热面。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带隔墙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专利公开号CN 1621740A),可以采用一个全隔墙受热面将炉膛分成两个独立部分,或者采用多个半隔墙受热面错排布置,炉膛仍为一体的方式。同时还提出在全隔墙下部倒V型部位设置二次风口对炉膛中心供风的方案。申请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带背靠背水冷壁中隔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专利公开号CN 200940824Y),采用倒V型分隔墙及设于分隔墙与炉膛顶之间带上、下集箱的栅栏式背靠背水冷壁中隔墙来增加炉膛传热面积。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提出带受热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专利公开号CN 101240893A),采用的膜式壁受热屏上部竖直,下部通过让管形成床料平衡孔。同时还提出受热屏下部围成中空柱的方式对炉膛中心区供风。申请人福斯特韦勒能源股份公司提出一种CFB锅炉炉膛蒸发器表面结构(专利公开号CN 101558265A),该结构由两排垂直的蒸发器表面单元构成,通过一种能在蒸发器表面单元和炉顶之间垂直移动的结构连接在炉顶上。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提出带水冷柱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专利公开号CN101196297A),在炉膛内设置多个膜式壁围成的水冷柱,柱内空间可以上下与大气连通,也可以设置风道通入二次风。
综合现有的各种技术方案,为解决大型CFB锅炉受热面布置问题一般采取在炉膛中设置分隔件受热面的方法,将床面分为两个或者多个部分。再通过分隔件上设置二次风口,从炉膛中心区域加入二次风。这种方法虽然为炉膛提供了扩展受热面,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炉内物料的混合,导致炉膛内的物料浓度、温度分布和传热的均匀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带二次风喷射的十字受热屏。
循环流化床锅炉带二次风喷射的十字受热屏放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包括布风板、水冷壁、顶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四周为水冷壁,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端设有顶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下端设有布风板,带二次风喷射的十字受热屏包括十字受热屏和柱形风道,十字受热屏下部通过弯管段围合成为柱形风道,十字受热屏和柱形风道为膜式壁。
所述十字受热屏为一个或多个,十字受热屏与十字受热屏之间以及十字受热屏与炉膛水冷壁之间设有连通空间。所述十字屏下部的柱形风道内设置二次风管,柱形风道壁面上通过让管开设二次风口。所述的柱形风道的高度与十字受热屏总高度之比小于0.5,柱形风道的高度大于0.5米。所述的膜式壁管子表面设有鳍片。所述的鳍片高度与管子外径之比为0.5~2.5,鳍片宽度与管子外径之比为0.001~0.5。所述的柱形风道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棱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的柱形风道壁面通过让管设置一层或多层二次风口。所述的柱形风道作为二次风管。所述的柱形风道内设置二次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4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