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增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4081.5 | 申请日: | 200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民;高钰琪;吴玉;李婵娟;刘福玉;杨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3/12 | 分类号: | A61H3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增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湿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的便携式增湿器。
背景技术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风大干燥。人类长期生活在高度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中,轻者会出现皮肤、口唇干燥、口干的感觉,重者则会出现体表多处皮肤皲裂,尤其是口唇、鼻尖部皲裂的症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影响极大。特别是鼻粘膜的干燥,使局部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鼻衄)。这些严重影响干燥环境中人们的身体健康。
国外对此工作十分重视,多以各种方式给予改善,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给室内加湿气,以增加生活小环境中的湿度。
我国高原(干旱)地区,目前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也开始在室内使用一种机械加湿机。但由于这种机械加湿机体积大,有噪音,加之价格昂贵,目前普及使用率很低。更由于不能随身携带,使野外工作者,在野外活动时不便使用。导致大量野外工作者皮肤皲裂、鼻衄病人发病率相当大,严重影响着高原(干旱)地区野外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增湿器。它采用湿热气体润滑野外人员面部等,提高高原(干旱区)野外活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并且具有携带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增湿器,加热管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壶体内,壶体与壶盖螺纹连接,所述增湿器由壶体、与壶体螺纹连接的壶盖、与壶盖通过湿热汽导管连接的面罩组成,所述壶盖内设置有与壶盖一体的由盖顶向下延伸的隔板,隔板将壶盖分隔为相互连通的排气孔和进气孔,壶盖内壁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凸台,进气孔下部的隔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单向阀,上部固定有带有空气过滤网的进气管;排气孔上部固定连接有湿热汽导管接口,排气孔上部隔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单向阀,下部壶盖的一侧螺纹连接带有旋钮的控制阀;所述面罩的下部连接有与大气连通的呼出气导管,呼出气导管内壁设置有凸台,凸台的一侧固定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进气孔壶盖内壁下部的凸台常闭。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排气孔壶盖内壁上部的凸台常闭。
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另一端与呼出气导管内壁的另一凸台下端常闭。
所述单向阀为弹片。
所述控制阀的旋钮位于壶盖的外侧,阀体位于壶盖内。
本实用新型在壶体的内设置有加热管,用加热管将壶体内的水烧开,水蒸气通过与壶盖和面罩连接的湿热汽导管,给面部等进行润湿。本实用新型在壶盖上设置的单向阀,在本增湿器没有工作时处于常闭态,工作时可根据人的呼吸产生的气流将其打开或关闭,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对其面部等部位进行润湿,湿化后再涂上润滑膏进行局部保护,效果更好,因此本增湿器可以减少高原地区的野外工作者的口、鼻和面部皲裂和鼻出血等疾病的发生,提高高原(干旱区)野外活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体积较小的加热水壶上,增加带有单向阀的壶盖和面罩,因此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高原在野外工作的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加热管位于壶内的示意图;
图3为壶盖的结构简图;
图4为面罩的结构简图。
图中,1为壶体,11为加热管,2为壶盖,21为隔板,22为第二单向阀(蒸汽开关阀),23为进气孔,24为排气孔,25为空气过滤网,26为第一单向阀(空气开关阀),27为控制阀,3为湿热汽导管,4为面罩,41为呼出气导管,42为第三单向阀(排气阀),5为背带,6为进气管,7为湿热汽导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4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