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配重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3780.8 | 申请日: | 200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发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49 | 分类号: | F16H55/49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陈敏 |
| 地址: | 4007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级 变速器 配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机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雪地车无级变速器的配重机构。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系统,是通过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以及两传动轮上所套的传动带来传动。小型踏板摩托车一般采用无级变速装置,它是靠主动轮通过离心滚柱产生离心力,强制带动从动轮克服从动轮内的弹簧阻力,使从动轮变小主动轮变大,从而实现变速。摩托车无级变速主动轮包括带锥面的固定盘和移动盘,固定盘固定在中心轴一端,移动盘滑套在该中心轴上,在移动盘靠近固定盘的一端是带锥面的轮罩,从轮罩的中部向另一端轴向延伸有中心套,中心套与中心轴滑配;在移动盘的轮罩内自由放置有滚柱,滚柱一般为6个,滚柱的外圆上套装有硬质耐磨、耐温复合塑料,防止滚柱直接与移动盘轨道槽接触,移动盘由其旁侧的支撑板带动旋转,从而带动其轨道槽内各滚柱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其变速过程是: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主动轮中的六个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移动盘上的斜滑道向外移动,滚柱推动移动盘向固定盘移动,使固定盘与移动盘之间的距离变窄,因传动带宽度一定,传动带就会被向外圆方向挤压,主动轮变大;又因为传动带的长度是一定的,主动轮变大的同时,传动带会克服从动轮弹簧的压力向从动轮内圆方向运动,从动轮变小,传动比变小,车辆变为高速,反之,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滚柱向里移动,移动盘打开,主动轮变小,同时从动轮变大,传动比变大,车辆变为低速。由于大排量的雪地车要承担重负荷、高速度、长时间运行(运输、巡逻)工作,如果采用摩托车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其主动轮滚柱的离心力小,对移动盘的推力小,不能对移动盘产生可靠稳定的推力,有效调整移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间距,特别是在起步、低速行驶时,滚柱的离心力更小,不能有效传递扭矩,传动效率低;但是,如果采用汽车用的液压机构对主、从动轮施加轴向液压力来推动移动盘,结构复杂,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配重机构,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大,能够将移动盘迅速、有力地推向固定盘,从而可靠有效地自动调整主动轮移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配重臂,配重臂的前端大且前端活套在滚轮轴上,在该滚轮轴上装有滚轮,该滚轮可绕滚轮轴的中心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有前端重的配重臂、滚轮轴、滚轮以及铰接用的紧固件(如螺母),总质量大,能够在一定转速下具有更大的离心力,当配重机构铰接在移动盘上随移动盘旋转时,滚轮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不能轴向移动的滚轮滑道上贴合滚动,从而通过配重臂的杠杆作用将移动盘迅速、有力地推向固定盘,调节两盘之间的距离,配重臂能够起到配重和杠杆力臂作用。
为进一步增大配重机构的质量,以产生更大的离心力,同时起到力的平衡作用,所述配重臂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滚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通过滚轮轴套与所述滚轮轴滑配,该滚轮轴套的两端伸出滚轮且伸出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为在较小空间内布置较长的力臂,所述配重臂的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移动盘的中心套端部,该中心套从移动盘锥形罩的罩体内中部向外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为便于加工并满足配重和推力力臂所需,所述的每个配重臂由两块钩形板贴合安装而成,所述钩形板的两头呈一大一小的圆弧形,其大圆弧端穿在滚轮轴上。每个配重臂由两块钩形板组合而成,就可用冲压的方式加工出钩形板,较之铣削成型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每块钩形板的板厚为5~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之传统的空心滚柱,配重机构在一定转速下具有更大的离心力,滚轮和配重臂使得移动盘能被迅速、有力地推向固定盘,从而可靠有效地自动调整主动轮移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间距,改变主动轮的轮槽大小;配重臂由两块钩形板组合而成,就可用冲压方式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移动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组成配重臂的钩形板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发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发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S3显示器的安装卡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焊接式收集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