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蚊香盒内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3777.6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昭良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蚊香 盒内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蚊香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蚊香盒的内盖。
背景技术
蚊香是人们夏季驱蚊的常用物品,通过蚊香的燃烧将喷涂在香坯上的有效成分挥发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以达到杀死蚊子的目的。传统的蚊香放置在支架上或者专门制作的蚊香盘内,由于蚊香裸露在外,容易点燃周围的物品引起火灾,给家庭造成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当有水洒落在蚊香上时或者蚊香与风扇同时使用的时候,均易造成蚊香熄灭。另外,蚊香支架及蚊香盘均放在地面上使用,稍不注意人的脚部就会踹上蚊香支架或蚊香盘,一方面容易造成人的脚部烫伤,另一方面,香灰四处洒落,既污染室内环境又难以清洁。中国专利ZL 200820098003.3于2009年1月14日公开了一种安全防火蚊香用具,包括盒体和通过搭扣与盒体连接的盒盖,盒体的壁上设有通风孔,在盒体的底部安装下夹板,下夹板上放置上夹板,该上夹板的上表面与弹簧或弹簧片的下端相接触,弹簧或弹簧片的上端固定在盒盖上。上述结构通过上、下夹板夹持点燃的蚊香,并且蚊香隐藏于盒子内,虽然消除了火灾隐患,防止了香灰飞扬污染室内环境,但由于其上、下夹板是由阻燃材料的板材上开蜂窝孔制成的,如果蜂窝孔设置得过密,蜂窝孔之间的共壁较薄,会影响夹板的结构强度,使夹板容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没有保障;如果蜂窝孔设置得过稀,蜂窝孔之间的共壁较厚,这样夹板与蚊香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容易造成蚊香中途熄灭,不能正常燃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加工方便、不易破损,并能保证蚊香正常燃尽的蚊香盒内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蚊香盒内盖,具有盖体,其关键在于:所述盖体的敞口端向外翻边,形成一圈盖沿,在所述盖体敞口的上方设置丝网。
本实用新型可以和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灰盘结合,两者的丝网对蚊香夹持定位。以上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制作并且不易发生损坏。采用丝网与蚊香接触,蚊香燃烧时几乎不受丝网的影响,能够确保正常燃尽。
为了简化结构,所述盖体敞口上方的丝网呈发散形分布,或者呈纵横交错的“井”字形分布。
为了方便网丝的绕制及绷紧度的调节,所述丝网由同一根钢丝绕制而成,在盖体敞口的上方形成4股网丝,各股网丝的中点相交,各股网丝的端部从上往下绕过盖沿,并从盖体周侧壁上的第一通孔穿入,再从第一通孔旁边的第二通孔穿出,相邻股网丝之间的过渡段沿盖体周侧壁的圆周分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蚊香在蚊香盒内定位,并保证蚊香正常燃尽,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丝网绕制快捷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2的P向放大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盖体1和丝网2构成,其中盖体1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圆形结构,可以采用镀锌铁皮或其它等同的材料制成,该盖体1的敞口端向外翻边,形成一圈盖沿1a。所述丝网2由同一根直径为0.25mm左右的钢丝绕制而成,在盖体1敞口上方的同一平面上形成4股网丝,各股网丝的中点相交,4股网丝中点交叉后呈发散形分布。在所述盖体1周侧壁的上部开有8对按圆周均匀分布的通孔,每组通孔分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通孔1b和第二通孔1c。所述各股网丝的端部从上往下绕过盖沿1a,并从盖体1周侧壁上的第一通孔1b穿入,再从第一通孔1b旁边的第二通孔1c穿出,相邻股网丝之间的过渡段沿盖体1周侧壁的圆周分布。
实施例2
所述盖体1敞口上方的丝网2呈纵横交错的“井”字形分布。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更改网丝的股数,或者将各股网丝从第一通孔穿入第二通孔穿出的方式更改为从盖体1壁上冲压形成的挂耳中穿过,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昭良,未经徐昭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