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2670.X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1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州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单级式 二氧化碳 气体 调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电加热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包括有阀体1,该阀体1的输入端依次经螺帽2、接杆3、滤网4与高压液态二氧化碳输出管连接,同时阀体1的输出端经流量计本体33、流量计接管34、接管螺帽35、内管座36、内管37、钢珠38、挡块39、密封圈40、外管41、针阀芯O型圈42、针阀阀芯43、针阀螺帽44、针阀扭柄45、扭柄贴纸46与经减压处理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输管连通。在阀体1内部连通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腔体处设置有减压调节装置,该减压调节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减压弹簧5、活塞本体6、减压活塞垫片7、垫片固定螺丝8、喷嘴9、减压活塞10、膜片11、膜片垫圈12、膜盘13、调压弹簧14、弹簧支轴15、本体上盖16、调节螺丝17、调节扭柄18。使液态二氧化碳经阀体1的输入端进入腔体,通过减压调节装置中的减压活塞10的位置改变可以调整二氧化碳的压力,并经输出端的流量计输出,同时二氧化碳的压力由设在阀体1上的压力表27显示。
该现有的电加热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在阀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电热管19,使液态的二氧化碳能快速的气化,该电热管19与电源线线座22上的电源线电连接,同时与温控器2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热管19的加热温度。温控器20经螺丝21固定在阀体1上,再与电源线电连接。在阀体1上还设有安全阀,该安全阀由安全阀盖32、安全阀弹簧31、安全阀盘30、安全阀橡胶29及安全阀座28组成,防止阀体1内的压力超过限定值。
虽然使用该现有的电加热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也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减压,但由于电热管的热需经阀体才能传导至二氧化碳,温度的控制不够精确,容易出现冰堵现象,同时减压调节装置的结构不合理,压力的减压调节达不到所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出现冰堵现象的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包括有阀体,在阀体内设置有用于减压的腔体,该腔体与阀体上设置的输入端、输出端连通,同时与阀体上设置的安全阀、压力表连通,所述腔体设置有能对导入气体直接加热的电加热装置,及用于对导入气体进行减压处理的单级减压调节装置。
所述单级减压调节装置包括有依次相互连接设置的高压弹簧、铜垫片、高压凡尔母体、磨擦环、磨擦垫圈、高压凡尔垫片、高压凡尔轴、喷嘴、防滑螺帽、膜片、膜盘、柱塞、膜片垫圈、低压弹簧、弹簧支轴、铜罩子、调整螺丝、固定螺帽。
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有与电源连接的电热管,该电热管经由电热管座直接置入所述阀体的腔体内。
所述喷嘴经螺纹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铜罩子上贴有铜罩子贴纸。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通过在将加热装置直接置入腔体内,对导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加热,并由温控开关组进行控温,可以防止冰堵现象的出现,同时可以增加减压精度。另,通过减压处理,减压更精确、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加热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是对现有电加热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的改进,因此对与现有电加热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部件则采用相同的标号示出,并对具有相同标号示出的部件的结构及功能不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单级式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器包括有阀体1、阀体1的输入端依次经铜垫片64、螺帽2、接杆3、滤网4及滤网卡环66与高压液态二氧化碳输出管(图中未示出)连接。阀体1的输出端经流量计本体33、流量计接管34、接管螺帽35、内管O型密封圈51、内管37、钢珠38、挡块39、密封圈40、外管41、流量计压环65、针阀芯O型圈42、针阀阀芯43、针阀帽O型圈58、针阀螺帽44、针阀扭柄45、扭柄贴纸46与经减压处理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输管(图中未示出)连通,并在流量计本体33与阀体1的输出端之间由转接头47连接,便于组装与拆卸,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管41由透明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州,未经林建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