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凿井井架双层天轮平台体系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2081.1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蒲耀年;刘志强;井希珠;杜建民;申建红;范力;马贵纯;陈耀文;高宏;李永文;郭立新;乔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D1/00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2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凿井 井架 双层 平台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架的天轮平台,尤其适用于矿井立井凿井井架的双层天轮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立井凿井的定型井架分为I,II,III,IV,V共5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井架均采用单层天轮平台布置形式,每个井架最多可以同时布置两套提升设备。随着矿井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在凿井井架中需要增加提升设备的数量,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传统的单层天轮平台由于尺寸限制和工艺布置的要求很难增加提升设备数量。因此急需研发新型的天轮平台体系,以布置更多提升设备,适应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井架单层天轮平台难以布置更多提升设备的问题,提供一种凿井井架双层天轮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凿井井架双层天轮平台体系,由井架体I(1)、目字形天轮平台(2)、井架体II(3)、日字形天轮平台(4)、天轮房(5)、短支撑I(6)、中节点(7)、角节点(8)、长支撑(9)、短支撑II(10)、短支撑III(11)组成,其井架体I(1)上部依次连接目字形天轮平台(2)、井架体II(3)、日字形天轮平台(4)、天轮房(5),所述的凿井井架双层天轮平台体系,由日字形天轮平台(4)和目字形天轮平台(2)组成为双层天轮平台体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
一种凿井井架双层天轮平台体系,其所述的日字形天轮平台(4)由短支撑I(6)、中节点(7)、角节点(8)、长支撑(9)构成,长支撑(9)连接角节点(8)再依次连接短支撑I(6)、中节点(7)、短支撑I(6)、角节点(8)、长支撑(9)、角节点(8)、短支撑I(6)、中节点(7)、短支撑I(6)、角节点(8)、循环一周后再将长支撑(9)与中节点(7)在中间连接成日字形,所述的目字形天轮平台(2)、由短支撑II(10)、角节点(8)、中节点(7)、短支撑III(11)组成,短支撑II(10)、依次与角节点(8)、短支撑II(10)、中节点(7)、短支撑II(10)、中节点(7)、短支撑II(10)、角节点(8)、短支撑II(10)、中节点(7)、短支撑II(10)、中节点(7)、短支撑II(10)、中节点(7)、短支撑II(10)、中节点(7)连接,循环一周后再将两个短支撑III(11)分别两端与中节点(7)连接组成一个目字形,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连接第二个目字形,再将两个目字形用两个短支撑II(10)分别连接两个目字形的中节点(7)组成(图示2)目字形天轮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双层天轮平台体系,在不增加天轮平台尺寸的前提下,一个井架内可以同时布置4套提升设备,提升设备的布置数量比传统单层天轮平台井架增加一倍。
2、两套高速主提升设备布置在上层日字形天轮平台,容易满足过卷高度的安全要求;两套副提升设备和悬挂荷载布置在下层目字形天轮平台,降低了井架总体的重心高度,对井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受力更为有利。
3、四套提升设备和悬挂荷载分布在上下两层双天轮平台,避免了所有荷载集中在一层天轮平台内造成天轮平台荷载过大,引起天轮平台梁梁截面尺寸容易变形过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井架双层天轮平台正面图
图2是目字形天轮平台的剖面图
图3是日字形天轮平台的剖面图
图中:1井架体I、2目字形天轮平台、3井架体II、4日字形天轮平台、5天轮房5、6短支撑I、7中节点、8角节点、9长支撑、10短支撑II、11短支撑III。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是井架双层天轮平台正面图,由井架体I 1、目字形天轮平台2、井架体II 3、日字形天轮平台4、天轮房5、短支撑I 6、中节点7、角节点8、长支撑9、短支撑II 10、短支撑III11组成,其井架体I 1上部依次连接目字形天轮平台2、井架体II 3、日字形天轮平台4、天轮房5。所述的一种凿井井架双层天轮平台体系,由日字形天轮平台4和目字形天轮平台2组成为双层天轮平台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一建设公司,未经中煤第一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强磁防垢除蜡增油装置
- 下一篇:钻机机身俯仰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