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1753.7 | 申请日: | 200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涛;陈孝群;周春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4/02;H01R13/502;H01R13/52;H01R13/02;H01R4/18;H01L3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小尺寸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某些特殊应用中,需要使用小尺寸的电连接器,特别是在太阳能薄膜电池应用领域中,甚至需要使用厚度尺寸小于7mm的电连接器。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就要极大地减小电连接器中的电子器件的尺寸,但是,小尺寸的电子器件的引脚难以通过常规的方式直接与电连接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焊接在一起,很容易损坏电子器件的引脚。而且,这种小尺寸的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差,容易被烧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的厚度尺寸一般都大于10mm,难以小于或等于7mm。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连接器的尺寸难以进一步小型化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和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所述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分别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形成电连接,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电子器件,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器件以表面贴装的方式(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焊接在PCB板上,所述电连接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所述PCB板的正极和负极焊接在一起,并且在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安装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时,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用于分别与来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的引线端子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包括二极 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所述外壳还具有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第一盖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盖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盖和第二盖均呈大致的十字形;并且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相对应位置处也呈大致的十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矩形,并且矩形的边长小于或等于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圆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缆的缆芯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极端子通过压接的方式(crimping)电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负极电缆的缆芯与所述电连接器的负极端子通过压接的方式电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上形成有正、负极指示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先将小尺寸的电子器件表面贴装在PCB板上,然后将正、负极端子焊接到PCB板上,从而能够容易地把小尺寸的电子器件与正、负极端子可靠地电连接在一起,并且不会损坏电子器件的引脚。同时,由于PCB板增大了小尺寸的电子器件的散热面积,因此,提高了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有效防止电子器件过热烧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好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至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具体地,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和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好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其具体结构稍后再详细说明)、正极电缆105和负极电缆106。正极电缆105与电连接器的正极端子103电连接。负极电缆106与电连接器的负极端子10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显示设备
- 下一篇:通讯传输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