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山地果园的自走式双轨道大坡度运输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291609.3 申请日: 2009-12-07
公开(公告)号: CN201626691U 公开(公告)日: 2010-11-10
发明(设计)人: 张衍林;樊启洲;邓在京;李善军;孟亮;艾平;晏水平;徐久祥;凌旭平;邢军军;李敬亚;王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B65G25/04 分类号: B65G25/0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山地 果园 双轨 坡度 运输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中运输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柴油机与钢丝绳配合驱动的使用于山地果园的自走式双轨道运输机。适用于山地大坡度果园的运输,重点是解决无运输道路、地形较陡峭的梯田山地果园中果实、肥料的运输及搭载喷洒农药等农业作业。

背景技术

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年产量仅次于巴西、美国,占世界第三位。但中国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m(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因而,柑橘主要种植在岗地和山坡上,在这些起伏不平,有的甚至呈陡坡梯田状的山地上,不可能形成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因而,果实运输非常困难。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情况下,果实、肥料和农药的上山或下山成为柑桔生产的重大难题。因此,研究开发山地果园运输机械非常迫切和必要。

国外果园运输技术的开发起步较早,其中日本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果园运输机的种类繁多,用于坡地果园的有单轨搬运机、架空索道、动力三轮车等。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开发出双轨转扬运输机械和高空索道技术,但由于双轨转扬运输机上下两端的操作联络受到限制,且只能直线上下运输,不能适应拐弯;所以开发一种成本较低,自走式起停灵活,能适应坡度较大和一定转弯功能的果园运输机械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地果园的双轨道大坡度运输机,满足无运输道路的山地果园中果实、农药和肥料的运输需要。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轨技术既能适应地形坡度较大且有一定程度的拐弯运输需要,又能适应在较密集果树中行驶的运输需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山地果园的自走式双轨道大坡度运输机,包括主机、拖车车架(15)、双轨道(19)和驱动钢丝绳(20)。所述的主机机架(5)上装有柴油机(1),变速箱(2),离合器(30),主动驱动轮(37),被动驱动轮(40),一个碟刹装置(25)和另一个抱轨道刹车制动装置(23),防下滑安全装置(6)。在机架(5)的下端前后分别装有下压导向前轮组件(26)、下压导向后轮组件(21),同时在机架(5)下端两侧装有由防侧滑承重轮(44)与防上跳轮(42)组成的行走装置(22)。所述的双轨道(19)由2根圆钢管构成,在双轨道(19)垂直下弯处装有下弯自动回位钢丝绳钩桩装置(27),在双轨道(19)水平弯处装有水平弯钢丝绳限位桩(17)。柴油机(1)与离合器(30)通过皮带相连,离合器的换向滑动齿轮轴(31)上的换向滑动齿轮(32)分别与换向大齿轮(33)和换向小齿轮(36)啮合,减速箱输出轴(35)上装有小链轮(34),小链轮(34)通过链条与主动驱动轴(38)上的大链轮(39)相连,钢丝绳通过绕“8”字形与主动驱动轮(37)和被动驱动轮(40)连接;钢丝绳(20)的上端与双轨道(19)的上端连接,钢丝绳(20)的下端与吊块(16)连接。所述的碟刹装置(25)安装在主动驱动轮(37)上。在机架(5)的下部后端装另一个抱轨道刹车制动装置(23),该装置(23)含有凸轮(50),撑杆(49)和摩擦片(51)。机架(5)上装有由挡杆(52)和锁杆(53)构成的防下滑安全装置(6)。在机架(5)的下端前后分别装有2个对应的防侧滑承重轮(44)和2个对应的防上跳轮(42)组成的行走装置(22)。所述的双轨道(19)的单一轨道的直径为50mm,两两单一轨道的中心间距为440mm且平行安装,所述双轨道的每1米处有一个40×40mm的连接杆,每2米处有一个底板站角(18)与地脚板相连,在轨道垂直下弯处每隔40mm装有1个防止钢丝绳上抬的自动回位钩桩装置(27),在轨道水平弯处装有水平弯钢丝绳限位桩(17)。

所述的主动驱动轮(37)和被动驱动轮(40)上分别开有5个槽,所述主动驱动轮(37)和被动驱动轮(40)轮的槽错开80mm安装。钢丝绳(20)从主动驱动轮(37)的第一槽进入通过交叉呈“8”字形进入被动驱动轮(40)的第一槽,再由被动驱动轮(40)绕“8”字形返回主动驱动轮(37)的第二槽,依次绕“8”字方式进行缠绕连接,直至从被动驱动轮(40)的最后一槽穿出钢丝绳。

所述防侧滑承重轮(44)的外形为喇叭形,其小头朝向双轨道(19)内对装,在同一侧防侧滑承重轮(44)和防上跳轮(42)通过连接固定板(43)相连固定,所述的防侧滑承重轮(44)和防上跳轮(42)与双轨道(19)之间预留间隙,其作用是保证机车的顺利拐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