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堵浆强力土锚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086.2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茂;赵延凯;陶官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锚,尤其涉及一种堵浆强力土锚,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土层锚杆施工为:钻孔后将拉杆放入孔中,然后进行一次或二次注浆,使锚杆形成锚固段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存在的问题是拉杆与锚固体砂浆形成的粘结力不足;锚固体砂浆与钻孔周围的土层形成的摩擦力不足;致使拉杆或锚杆脱锚。主要原因是:1、拉杆的构造单一与锚固体砂浆的接触面积不足,使拉杆与锚固体之间形不成足够的粘结力。2、注浆时注浆压力不足,钻孔周围土层孔隙和裂缝没有完全被浆体填充,使锚固体与周围的土层之间形不成足够的摩擦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堵浆强力土锚,解决了土锚锚固段的拉杆与锚固体粘结力不足,锚固体与周围土层的摩擦力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堵浆强力土锚,包括锚杆,所述锚杆包括自由段和锚固段;所述锚杆锚固段设有等间距的刺筋束;所述刺筋束沿锚杆锚固段横截面圆周均布;所述锚杆锚固段还固定设有等间距的定位圈;所述锚杆贯穿于定位圈中心;所述锚杆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处套有堵浆充气塞;所述堵浆充气塞内贯穿设有二次注浆管、一次注浆管和充气管;所述二次注浆管位于定位圈上端;所述一次注浆管位于定位圈内锚杆的右下部。
优化的,所述一种堵浆强力土锚,所述二次注浆管位于锚固段的部分设有小孔。
优化的,所述一种堵浆强力土锚,所述刺筋束中每相邻两根刺筋相隔角度为120度。
优化的,所述一种堵浆强力土锚,所述定位圈之间的间距为2m。
优化的,所述一种堵浆强力土锚,所述刺筋束之间的间距为30cm。
优化的,所述一种堵浆强力土锚,所述一次注浆管的管端距离锚杆末端50cm;所述二次注浆管的管端距离锚杆末端80-100cm。
本实用新型完善了拉杆锚固段的钢筋构造,增加了锚固段钢筋接触面积;注浆时实施二次注浆且设计了充气式的堵浆装置,保证了注浆压力,克服了深孔堵浆的问题,而且施工更易操作,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如图1,一种堵浆强力土锚,包括锚杆6,所述锚杆6包括自由段8和锚固段9;所述锚杆锚固段9设有等间距的刺筋束10;所述刺筋束10沿锚杆6锚固段9横截面圆周均布;所述锚杆锚固段9还固定设有等间距的定位圈3;所述锚杆6贯穿于定位圈3中心;所述锚杆自由段8和锚固段9的分界处套有堵浆充气塞4;所述堵浆充气塞4内贯穿设有二次注浆管1、一次注浆管2和充气管5;所述二次注浆管1位于定位圈3上端;所述一次注浆管2位于定位圈3内锚杆6的右下部。所述二次注浆管位于锚固段的部分设有小孔。所述刺筋束中每相邻两根刺筋相隔角度为120度。所述定位圈之间的间距为2cm。所述刺筋束之间的间距为30cm。所述一次注浆管的管端距离锚杆末端50cm;所述二次注浆管的管端距离锚杆末端80-100cm。
具体实施时,将定位圈3安装在拉杆6的锚固段9上且焊接固定好,定位圈3之间的间距要大小合适一般2m左右。围绕拉杆6锚固段的周围焊接较小钢筋级别的刺筋7,刺筋7的弯起方向如附图所示弯起角度约45°,每个焊接处要焊接3根刺筋7使其呈120°布置,各个焊接处之间的间距视承载力要求而定,一般在30cm左右。将二次注浆管1和一次注浆管2穿过堵浆充气塞4固定在定位圈3上,安放的位置如附图所示,一次注浆管的管端距离锚杆末端50cm左右,二次注浆管的管端距离锚杆末端80-100cm左右,将二次注浆管1底出口封堵且在锚固段9内将二次注浆管1做成有小孔的花管。将堵浆充气塞4套在拉杆6上,然后调节到锚杆6的自由段8与锚固段9的分界处并将充气管5调顺。上述工序完成后,将锚杆6整体放入孔中转动调节使二次注浆管1位于钻孔的上方,然后进行一次注浆,待浆体接近锚杆6的自由锻8与锚固段9的分界线时,钻孔内的气体基本被挤出。这时用充气设备通过充气管5将堵浆充气塞4充足气使其接触面产生很大的压力形成堵浆塞,然后继续进行一次注浆。待一次浆液强度达到4-5MPa左右时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的浆体固化时,将堵浆充气塞4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5放掉,然后将堵浆充气塞4拉出。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未经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杆带进式预应力锚杆
- 下一篇:联体回转式清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