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压滤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035.X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涛;赵存宏;王德科;刘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波涛 |
主分类号: | B01D33/04 | 分类号: | B01D33/04;B30B9/2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765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榨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式压滤机。。
背景技术
带式浓缩脱水机整个工作过程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污泥絮凝、浓缩机重力脱水、脱水机重力脱水、压榨脱水。污泥重力脱水后,随着滤带的移动进入上下滤带之间的楔形加压段,脱去一部分污泥表面的游离水,然后进入“S”形压榨段,由于污泥随着滤带在多个棍间的变向弯曲产生的剪切力,从而榨出内部的游离水。以往的压榨脱水区有两种:一种是滚压轴上下相对,压榨时间几乎是瞬时的,但压榨力大;另一种是滚压轴上下错开,依靠滚压轴施加到滤布的张紧力压榨污泥,压榨的压力受张力的限制,压力较小,压榨时间较长,但滚压的过程中对污泥有剪切力的作用,可促使污泥脱水。两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为了更好的增加整个压榨脱水区的压榨力,提高脱水率,急需一种能够结合以上两种方法优点的新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水率高的的带式压滤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封闭环形的第一滤带和第二滤带,所述第一滤带和第二滤带之间具有部分贴合在一起的滤带贴合部,所述滤带贴合部的起始端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挤压辊,所述滤带贴合部的起始端的入口处形成楔型脱水区,所述挤压辊后交错安装有使所述滤带贴合部变向前进的至少两个交错压榨辊,所述交错压榨辊后的所述滤带贴合部两侧面设有挤压所述滤带贴合部的相互压榨对辊;所述第一滤带上设有第一滤带张紧装置,所述第二滤带上设有第二滤带张紧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带上设有第一滤带纠偏装置,所述第二滤带上设有第二滤带纠偏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带上设有第一滤带冲洗装置,所述第二滤带上设有第二滤带冲洗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封闭环形的第一滤带和第二滤带,所述第一滤带和第二滤带之间具有部分贴合在一起的滤带贴合部,所述滤带贴合部的起始端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挤压辊,所述滤带贴合部的起始端的入口处形成楔型脱水区,所述挤压辊后交错安装有使所述滤带贴合部变向前进的至少两个交错压榨辊,所述交错压榨辊后的所述滤带贴合部两侧面设有挤压所述滤带贴合部的相互压榨对辊;所述第一滤带上设有第一滤带张紧装置,所述第二滤带上设有第二滤带张紧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交错压榨辊上下错开的基础上,增添了上下相互压榨对辊,这样增加了整个压榨脱水区的压榨力,提高了脱水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所示,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8,封闭环形的第一滤带11和第二滤带12,所述第一滤带11和第二滤带12之间具有部分贴合在一起的滤带贴合部,所述滤带贴合部的起始端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挤压辊7,所述滤带贴合部的起始端的入口处形成楔型脱水区,所述挤压辊7后交错安装有使所述滤带贴合部变向前进的至少两个交错压榨辊5,所述交错压榨辊5后的所述滤带贴合部两侧面设有挤压所述滤带贴合部的相互压榨对辊6;所述第一滤带11上设有第一滤带张紧装置21,所述第二滤带12上设有第二滤带张紧装置22。
所述第一滤带11上设有第一滤带纠偏装置31,所述第二滤带12上设有第二滤带纠偏装置32。
所述第一滤带11上设有第一滤带冲洗装置41,所述第二滤带12上设有第二滤带冲洗装置42。
所述第一滤带张紧装置21和所述第二滤带张紧装置22均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器以及与调节器活动连接的可调节位置的张紧辊。所述第一滤带纠偏装置31和所述第二滤带纠偏装置32均包括设置在滤带两侧旁的纠偏信号器以及滤带纠偏执行机构。滤带张紧装置、滤带纠偏装置和滤带冲洗装置为本技术领域常用的装置,其结构和原理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中没有给出主动辊,可设挤压辊为主动辊,也可以另外增加一个主动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波涛,未经于波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弹条安装机工作装置
- 下一篇:橱柜推拉式置物架